1943年3月,根據抗日戰場形勢的需要,由陳賡擔任司令員的太嶽軍區,對序列下的4個軍分區進行了重新劃分,形成第1軍分區、第2軍分區、第3軍分區和第4軍分區。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當時太嶽軍區序列下的4個軍分區,主要負責人都是誰?後來都有什麼樣的成就?讓我們接着往下看。

一、太嶽軍區第1軍分區的司令員是李聚奎。李聚奎是今湖南漣源人,出生於1904年,他在軍事生涯早期曾參加過平江起義、井岡山斗爭和紅軍長征。在抗日戰爭中,李聚奎最初擔任八路軍第386旅的參謀長,後來歷任抗日先遣縱隊司令員、決死第1縱隊副司令員以及決死第1旅旅長。1943年3月,太嶽軍區重新劃分4個軍分區,決死第1旅兼第1軍分區,李聚奎被任命爲了第1軍分區司令員。

在解放戰爭時期,李聚奎被派到東北地區工作,先後擔任過西滿軍區參謀長、東北軍區後勤部參謀長兼西線後勤司令員、第四野戰軍後勤部第二部長等系列職務。這一時期,李聚奎在開展軍區建設以及保障部隊後勤補給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就。新中國成立之後,李聚奎還曾擔任過東北軍區後勤部部長、石油工業部部長、總後勤部政委,高等軍事學院院長等重要職務。在1958年,李聚奎在出任總後勤部政委的時候,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二、太嶽軍區第2軍分區的司令員是王近山。王近山是今湖北紅安人,出生於1915年,他在軍事生涯早期曾參加過鄂豫皖鬥爭和紅軍長征。在抗日戰爭時期,王近山最初擔任八路軍第386旅第772團副團長,後來歷任第385旅第769團團長、第385旅副政委、第386旅旅長。1943年3月,太嶽軍區重新劃分4個軍分區,由第386旅兼第2軍分區,王近山被任命爲第2軍分區司令員。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王近山先後擔任過晉冀魯豫野戰軍第6縱隊、中原野戰軍第6縱隊司令員,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副司令員兼第12軍軍長,參加了挺進大別山、淮海、渡江、西南等系列戰役,戰功非常突出。新中國成立之後,王近山還參加過抗美援朝,出任志願軍第3兵團副司令員兼第12軍軍長一職。在1955年,當時擔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的王近山,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三、太嶽軍區第3軍分區的司令員是孫定國。孫定國是今山東乳山人,出生於1910年,他在軍事生涯早期曾在閻錫山的晉綏軍中任職,擔任過晉綏軍訓教總隊長和新軍212旅旅長等系列職務。後來,孫定國毅然決然走上革命道路,率領部隊脫離了閻錫山的控制。後來,孫定國率領的部隊被編入決死第1縱隊,曾擔任過太嶽軍區第212旅旅長一職,爲發展和壯大八路軍在山西的武裝力量作出了很大貢獻。

1943年3月,太嶽軍區重新劃分4個軍分區,由第212旅兼第3軍分區,孫定國被任命爲第3軍分區司令員。在解放戰爭時期,孫定國曾經擔任過鄂豫陝後方副司令員,不久被派到延安從事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新中國成立之後,孫定國已經是著名的哲學專家,具有很高的學術地位,撰寫了很多影響很大的理論文章。在1955年授軍銜的時候,由於孫定國已經離開了軍隊系統,所以並沒有參加授軍銜。

四、太嶽軍區第4軍分區的司令員是唐天際。唐天際是今湖南安仁人,出生於1904年,他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參加過北伐戰爭、湘南起義和紅軍長征。在抗日戰爭中,唐天際先後擔任過八路軍第385旅參謀長、晉豫邊遊擊支隊司令員、八路軍第二縱隊新編第1旅政委、八路軍第129師新編第1旅政委。1943年3月,太嶽軍區重新劃分4個軍分區,唐天際被任命爲第4軍分區司令員。

在解放戰爭中,唐天際被派到東北地區工作,又歷任東北野戰軍第1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戰軍第12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系列職務,跟隨部隊參加過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等重要戰役。新中國成立之後,唐天際還曾擔任過防空軍政委、總財務部第一副部長、總後勤部副部長等重要職務。1955年,當時擔任總財務部第一副部長的唐天際,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