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職業,看起來挺體面:坐在裝有空調的舒適辦公室,有事沒事就拿起書籍報紙細細咀嚼,多數時間對着電腦,敲打鍵盤就有工資拿。

有一種職業,局外人對它羨慕不已,垂涎豈止三尺長;局內人滿腹牢騷,但凡有選擇,頭也不回就奔着新崗位而去,決然沒有半點依戀、絲毫不捨。

什麼?你的回答是:碼農?

別逗好吧,碼農用得着有事沒事就看書讀報嗎?碼農拿着高工資,豈是那麼不願意繼續幹下去?

今天聊的這個所謂的職業,就是“寫材料”。

一個不專業的職業

確切地說,“寫材料”根本算不上一種職業,更談不上一種專業。因爲,只聽說過有漢語言文學、祕書之類的專業,但卻沒有“寫材料”這個專業。

或許,因爲“寫材料”的門檻比較低,似乎人人皆可爲的緣故吧。只需具備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當然,神一般的小學生也能擔當此大任,前提是要勤學+苦練。

有一個現象倒是值得關注,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學歷層次在蹭蹭地長,本科生一抓一大把,可能夠勝任“寫材料”這個任務的卻鳳毛麟角

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一個字:苦!

“寫材料”到底啥滋味?

對於“寫材料”的苦,有人用“蹲小號、挖菜窖、寫材料”來類比,或者用“掉頭髮、尿黃尿、省老婆、費燈泡”來調侃,雖然有些詞不雅,但卻無比貼切

從事“寫材料”的人都知道,夜以繼日、通宵達旦、加班加點是常態。久而久之,不僅腦袋上頭髮白得快、也掉得很,一不留神就禿了,而且還會獲得如下“嘉獎”:神經衰弱、頭暈目眩、口舌生瘡、頸椎變形、腰椎突出、心慌氣短、腎陰不足。幹得時間稍微長些,還會得一種現代醫學都無法醫治的怪病:聽到材料就害怕、看見材料就頭疼、想到材料就會失眠,甚至夢中都會被材料驚醒。

在元朝,習慣說法是將人劃分爲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乞。照此推理,寫材料的這幫人,千萬別穿越到元朝,否則,你離乞丐僅一步之遙。

在今朝,人們習慣將寫材料的分爲四等:一等跟領導、二等管喫飽、三等寫材料、四等發牢騷。也就是說,如果你是“寫材料”這個等級,恐怕也就只能跟發牢騷的去聊聊天了

“寫材料”必遭“四大尷尬”

從事“寫材料”,你必然會遇到人生的“四大尷尬”:

(1)有些人會對你高看一眼,認爲你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黨政軍民學無所不知,東西南北中無所不曉,簡直是“萬精油”:方案類、計劃類、總結類、經驗類、信息類、調研類、致辭類、講話類、論文類、文學類等,樣樣都能信手拈來,紅頭的、黑頭的都能駕輕就熟。

事實是:隔行如隔山,就算是熟知的領域,哪怕是寫五六百字的小文章,也得絞盡腦汁、尋章摘句,有時花一天功夫都不一定能寫出令領導滿意的。

(2)有些人對你鄙視到底,認爲你出來會寫個破材料,啥能耐沒有,跟磚瓦工、殺豬的沒啥區別。

事實是:看似敲敲鍵盤就能完成的事情,一個毫無理論素養、文字功底、思想思路、工作經驗的人,是絕對寫不出好材料的,撐死就是複製+粘貼,胡亂拼湊一番罷了,更妄談有思想有見地。

(3)有些人喜歡稱你“大才子”,看起來無比真誠,無比敬仰。

事實是:如果你信以爲真,那可就錯大方了,別人只是隨口一說罷了,給你帶個高帽子而已,說不定在他眼裏,你就是“百無一用的書生”。

(4)有些人會喊你“大傻子”,聽起來非常刺耳,也充滿敵意。

事實是:只有真正關心你、愛護你的人,纔會說出這樣無比真實的話語,對此,你應該心存感激,他是真正對你好的人。

“寫材料”的出路在何方?

(1)寫不完的材料。如果你比較擅長寫材料,並且性格溫和、修養挺好,那麼,恭喜你,材料這門“生意”將無比興隆,來找你寫材料的人會踏破門檻,直到你累死或轉行,這個境遇方可扭轉。

(2)看不到的前途。反之,如果你寫得一手好材料,卻有着臭脾氣。那麼,提醒你,就算你文思敏於曹子建、才華高於李太白,也全然沒用,只能老老實實一輩子寫材料,因爲你已經得罪了很多人。

綜合來看,你一旦踏入“寫材料”這個行當,看似面前有兩條路,其實,歸根結底就一條:寫材料。

“把關”二字很神奇

都說中國文字博大精深,今天就聊一個與寫材料有關的詞:“把關”。在工作中,你是寫材料的,領導一般會安排讓你對某材料“把把關”。請聽清楚,只是“把關”而已啦,算不得啥大事。你材料功力相當了得,而別人傳來的材料簡直是一坨“xiang”,這個時候你沒有任何退路。

如果稍作修改,就交給領導的話,領導會認爲:這就是你“把關”之後的材料?簡直是差勁到底

反之,如果你全部重新寫,領導也很滿意,如果在沒看到初稿的情況下,會認爲:起初別人就寫得很好,你只是“把關”而已。對於這個神奇無比、耐人尋味的“把關”二字,寫材料的你,是否覺得有種“啞巴喫黃梨”的苦衷?(文/雪山飛狐)

開下腦洞:如果全國頂尖的211或985高校開設“寫材料”這個專業,免學費、包就業,你願意就讀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