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從個人層面來講,每一次選擇尤其是重大選擇將很多程度上決定個人的命運。與國家而言,“入行”的選擇更是決定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本文就中印、中俄發展進行比較,探討道路選擇的重要性。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短短的幾十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不及流星劃過時長萬分之一,但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創造了“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傳奇!

中國70年發展成就是歷史性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居世界首位,進一步突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神奇偉力。成就是歷史性的,也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相較於其他,經濟發展成就更容易量化,我們不妨用比較的方法來作論證。

中國VS印度

之所以拿印度作爲對比,是因爲中國與印度有太多的相同點:文明古國、農業大國、人口大國、經濟大國、發展中國家……最重要的是,建國時間非常相近(新中國1949年成立,印度1947年獨立),經濟“起跑線”也大致相同(1952年,中國生產總值爲304億美元、人均48美元,印度生產總值221億美元、人均52美元)。

經過近70年的發展,2018年中國生產總值13.4萬億美元、佔世界總量的16%,印度生產總值2.7萬億美元、佔世界總量的3%。再來看人均生產總值,中國約爲9900美元左右(中財辦副主任韓文秀在2018-2019中國經濟年會上披露的數據)、印度約爲2016美元。

從同樣的“起跑線”上同時發車,中印兩國的經濟都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差距已經不是一點半點,與中國的經濟奇蹟相比,印度的發展速度無疑會黯然失色:中國生產總值爲印度的4.96倍之多、人均生產總值爲4.91倍。

很多朋友對數字不太敏感,舉個簡單5倍關係的例子:

當A有10元時,B有50元,看起來差距很小,只有區區40元;但A有2000元時,B就有10000元,那可是差了整整8000元呢。

當然,印度的發展速度也並不慢,號稱發展中國家中最快。可能有人會說,你這個參考系選的太具針對性,不科學。那麼,我們來比較一下中國與俄羅斯之間吧!

中國VS俄羅斯

對於國人來講,俄羅斯並不陌生,其前身--蘇聯對中國革命、建設起到過提供過不小的幫助,只可惜1991年12月25日,蘇聯這個巨無霸轟然解體。

1992年,全球經濟總量排名,中國居於第十,而俄羅斯位列世界第八;到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13.4萬億美元、位列世界第二,而俄羅斯經濟總量1.57萬億美元、僅排在第十二位。

中國經濟爲什麼能?

對於中國同印度、俄羅斯爲何會呈現如此巨大的發展反差,有人將其歸功於國民的性格差異,筆者認爲,造成三個國家發展如此迥異,最根本之處在於道路。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結合本國實際創造性地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印度則沿襲了原宗主國--英國模式,走資本主義道路,俄羅斯同樣走了資本主義道路。

“社會主義最終必然戰勝資本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趨勢”,馬克思主義在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理論兩大發現基礎上得出了這一科學結論,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都寫下了“兩個不可避免”:社會主義的勝利和資本主義的滅亡同樣是不可避免,無產階級的勝利和資產階級的滅亡同樣是不可避免的。

當然,我們也必須認識到,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絕對不會一蹴而就,定然要經歷長期而複雜甚至艱鉅的努力。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定當能夠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闊步前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定當能夠實現!

———————————————————

歡迎分享轉發到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