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得空在家刷《最终幻想7:重制版》,现累积30小时,把支线任务走完,正潜入神罗大楼,准备爬楼梯大赛。虽未通关,但结论一早已下:这是今年最值得玩的RPG游戏,没有之一。

其实,我有想过把“RPG游戏”拿掉,把《FF7 Remake》直接称作今年最值得玩的游戏——可阻止我这么干的,有早发售一点也许就能多控制疫情扩散一点的现象级《动物森友会》,有上一代封神这一代又吊足胃口的《最后生还者2》,甚至还有许多人喜欢的魂系魔改《仁王2》……?实际上,当我在想还有什么游戏能和《FF7 Remake》匹敌的时候,事情已经不妙了。并不是说《FF Remake》的品质问题,反之,它有着这一代主机上最优秀的人物塑造、过场表演设计、画面与音效的绝佳表现,当然少不了蒂法和爱丽丝作为本格派JRPG的顶梁柱看板娘,以及本身《FF7》这个不败IP——作为一个20年前拿着攻略本、上面还写着《太空战士》港译的老宅男,为啥我没有称呼《最终幻想7:重制版》为“年度最佳”的勇气?

很简单:因为JRPG已经过时了。换句话说: 这不是一个需要冒险的时代了。

我们这一代80后(我知道后浪们很讨厌这个开场白)的青春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拯救世界中度过的。《英雄传说》,《勇者斗恶龙》,《伊苏》,《幻想水浒传》,以及少不了的《最终幻想》。在各种神奇的架空世界观里,我们用双脚丈量大陆,在每一个迷宫里战斗着,寻宝着,什么随机遇敌,全都兵来将挡。在日式RPG的启发下,我们也有了自己的《仙剑》、《轩辕剑》。我们曾经这样热衷去冒险,尽管前方全都是开发者写下的剧本,我们控制着一个个有名有姓还不支持改成自己名字的角色,尽管只是扮演着他人,但在动辄60+小时的流程里,在一场场殊死的战斗里(所以RPG难度控制真的很重要,Boss不难打你的羁绊感会弱太多)、一幕幕角色演出里,哪怕是充满了马赛克和笨拙多边形的画面,你也能全身心投入到冒险之旅中。

所以,当我在玩《最终幻想7:重制版》的时候,当我和爱丽丝重逢,在全新的制作力下面,明知道爱丽丝教堂捡男人熟练度已100%,可当我控制克劳德,翻上屋顶和爱丽丝漫步的那一段路,在这片废墟之上,暂时获得了绝对的宁静,一路听爱丽丝的唧唧咋咋,不时操纵克劳德翻着视角回头去看,一路小跑又怕自己走的太快——这明明是已知的剧情,他人的人生,但FF7就是这样不讲道理。

以及进入商店街之前,克劳德和爱丽丝在绿意公园离别在即,除了心里默念“再见,我们初识的那个公园,那天是谁先吻了谁,被谁遗忘的秋千”,再和爱丽丝触发对话之前,我控制克劳德去划了老一阵滑梯,以及撞了几下秋千(可惜秋千不能玩)——或许对于不少人来说,这些东西太中二了——告诉你老子就是这么中二长大的。

所以,我是一个典型的JRPG玩家。虽然后来也玩《博德之门》等,但JRPG的精髓,永远年轻、永远热血、永远是风中的少年,这是没办法改变的。

于我如此,但于很多人,却会觉得:这些太尴尬了,太幼稚了。

以《最后生还者》为例,其代表了欧美3A大作的写实化走向,包括《GTA》,《刺客信条》等,在游戏里面还原现实世界、但去做现实世界里做不到的事,以及致力于游戏电影化,更多的人物内心、更多的阴暗(btw,我其实并不喜欢诺兰带起的《黑暗骑士》风潮),这些甚至都影响到了《FF7 Remake》本身,主角团开场时都快赶上恐怖分子了)。相比之下,《最终幻想》所代表的日式RPG,核心就是“幻想”,整个世界陪着你一起幻想,并随游戏中的角色一起拿出勇气。在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包括所有的动画都在讲这件事,《魔神英雄传》、《达尔大冒险》……

可是,我们已经渐渐地不再相信这件事了。也许是因为我们不再能有这样漫长的时间去进入这个幻想世界,我们不再对自己未能理解之事充满好奇,也不再去想倾听他人的冒险传说。我们不相信地图里的每一步都算数,我们不相信努力定有回报。我们更好奇的,是20万一晚的酒店是怎样的体验,飞机上能洗澡是怎样的体验。我当然也喜欢在《动物森友会》里面把岛弄得成我心目中的Wonderland,动森是一个无比强调自我的游戏;可像传统日式RPG里,强调的是理解角色,理解故事,以特殊的交互形式投入在这个幻想世界的叙事里,然后把“自己”投射在角色里。

所以,你说《FF7 Remake》好不好,当然好得不得了,因为这里有祖传的角色塑造,在顶级的实时演算下,所有镶嵌在武器上的魔晶石,角斗场克劳德的转刀,巴雷特的嘴炮和自带BGM,从古留尾根跌下先扶爱丽丝结果蒂法起来的那句一语双关……那些高于细节的那点东西,都是《最终幻想7:重制版》捍卫了JRPG的尊严。这幻想,我信。

至于世界是怎样,那不是我们要介意的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