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確立今後歐中關係發展基調、並且簽署歐中投資協議的歐中峯會究竟會推遲到何時再舉行?德國外長馬斯希望,峯會依然能夠在德國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舉辦。同時他也指出,歐中對話不應該侷限於經貿話題。德國經濟界則警告切勿矯枉過正。

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

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在接受週日版《圖片報》採訪時,希望原定9月舉行的歐中峯會仍然能夠在年底前舉行。德國聯邦政府週三(6月3日)表示,鑑於全球疫情形勢,此次峯會不得不延期。但是不論是中國方面還是德國、歐盟方面都沒有明確具體改期到什麼時候,也沒有指出是否仍然會在今年下半年德國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舉辦。

馬斯對《圖片報》表示,中國是一個將來的超級大國,也是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但是與北京的對話不應該侷限於經貿話題……我們需要一個歐洲共同對華戰略,代表我們的價值觀。"

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肯普夫

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肯普夫(Dieter Kempf)也做出了相應表態。他在接受週日版《世界報》採訪時說,必須以更加自信的姿態面對中國。"在與中國合作時,我們不能太天真。我們必須積極維護自己的利益。"肯普夫指出,新冠疫情暴露了全球供應鏈的巨大依賴性,"對於許多企業而言,接下去的一大任務就是削減這種依賴性,同時也不能拋棄全球化經濟的益處。"

肯普夫同時也認爲,這一過程切忌矯枉過正:"中國也許是競爭對手、體制對手,但是也是歐盟以及德國的重要夥伴。"

根據德國商業銀行的數據,2019年,德國經濟產值的4%完全依賴於來自中國的需求。而根據6月7日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數據,中國與德國的5月貿易額也比去年同期下滑了9.4%,其中,進口自德國的貿易額重挫14.8%,向德國出口的貨物額則只比去年減少了2.2%。

在歐盟層面上,中歐貿易額同比下滑了7.3%,進口額跌幅(11.8%)同樣遠遠大於出口額跌幅(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