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韓劇,因爲當年某個事件,正式從中國官方層面退場過後。

但是因爲韓劇產業的成熟,每年都有不少熱門韓劇在國內的網絡上火爆。

比如進入2020年以爲,從年初的和網飛netflix合作的喪屍古裝劇《王國》,玄彬、孫藝珍主演的偶像劇《愛的迫降》等等。

由於中國影視文化產業發展的不完善,同時亂象也比較多。

中國影視劇是文化產業的一環,一如電影觀衆對其“愛之深責之切”。於是乎,網上多少網友動不動國產劇比不上韓劇。

國產劇和韓劇相互比較說法,自然也就來了。

那麼,國產劇和韓劇比較的話,到底是哪個更好呢?

答案是兩岸三地的國產劇整體積累更厚,早期對比韓劇優勢非常明顯。

後期隨着韓劇的迅速發展,與國產劇相對的衰落,當前兩個國家的電視劇其實是各有擅長。

01國產劇vs韓劇第一回合:積累完勝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背後經濟的支撐。

東亞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韓國與港臺雖然同爲“亞洲四小龍”。但中國港臺地區的文化產業,發展是早於韓國文化產業的。

1、8090和00年代的國產劇

港劇在80年代就有了風靡整個華語地區,東南亞和亞洲的《上海灘》。

8090年代香港拍攝的武俠劇、都市豪門劇,都市商戰劇等等劇種,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同時代臺灣地區的電視劇產業雖然不如香港,是8090年代也誕生《戲說乾隆》《新白娘子傳奇》等爆款劇。

尤其是瓊瑤的古裝言情劇,90年代末的《還珠格格》更是風靡整個亞洲。

同時代的內地經濟發展雖然不如港臺,但因爲特殊的國營廠工資制的方式,同樣生產出大量藝術性極高的電視劇。

比如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同樣在整個亞洲都引起過轟動。

2001年中國簽署WTO進入市場經濟是個分界線,但國產劇仍然全面碾壓韓劇。

2000年後的港劇率先衰落,但好歹還是有古裝劇《金枝欲孽》,警匪劇《法證先鋒》,《陀槍師姐》等等電視劇。

臺劇不用多說,《流星花園》開啓臺灣偶像劇的黃金十年。

內地電視劇倒也沒有衰落,在市場經濟的頭十年,反倒讓嚴肅劇達到巔峯。

歷史劇《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年代劇《大宅門》《闖關東》,戰爭劇《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等等。

這些都是國產劇不出的經典,不是韓劇能比較的。

00年代的韓劇:

前面說過,雖然韓國經濟發展和港臺地區是同步的。

但韓國的文化產業發展要落後於港臺,以電視劇產業來講(韓國電影也相同)。雖然韓劇發展時間很早,但大規模向周邊國家傳播是2000年過後的事了。

比如《藍色生死戀》《冬季戀歌》《大長今》《浪漫滿屋》等。

這些中國觀衆耳熟能詳的經典韓劇都是2000年後誕生,至於原因,表面上是90年代末韓劇成批量的被周邊國家引進,背後就是韓劇在這個時期開始迅速發展。

這個時間段的韓劇,怎麼看也無法和國產劇比較。

雖然當時某些韓劇傳播能力確實也很廣泛,但當年被觀衆總結爲“車禍、癌症、治不好”。

這也證明那時的韓劇,大賣的作品是相當套路的。

02國產劇vs韓劇第一回合:後來居上

這個時期,國產劇與國產電影,韓劇與韓國電影發展相同。

國產劇因爲種種原因衰落,同時陷入羣魔亂舞的程度。而韓劇因爲各種因素得到良性發展,有種後來居上的趨勢。

國產劇的衰落:

首先便是港劇和臺劇的衰落。

港劇在2000年後就已經衰落,只是因爲積累還在繼續撐着。

2000年到2010年是個持續衰落的過程,在2010年後優質港劇便很少了。

最終只剩下《衝上雲霄》《使徒行者》等少數在華語地區影響較大的劇。注意這還是華語地區,對於國外的影響自然就更弱勢了。

臺劇相同,偶像劇度過黃金十年,因爲沒有突破等因素迅速衰落。

2010年後的臺劇,只剩下少數作品火爆,在整個華語地區都是衰落,遑論作爲文化軟實力對外傳播了。

內地劇則是嚴肅劇的衰落。

最鮮明的例子,也是歷史劇巔峯《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現在讚譽有多高,當時撲得有多慘。2010年後的嚴肅劇,像歷史劇年代劇在收視率上,絕大多數也都撲了。

即使沒有撲,成績也談不上多好。

比如羣星雲集的《北平無戰事》,收視不能說撲了,但絕對算不上多好。

《北平無戰事》《父母愛情》《溫州一家人》《知青》等。再加上《我的團長我的團》《老農民》《馬向陽下鄉記》《戰長沙》《紅色》等等。

這些後來在網絡上封神的國產劇,在當時不是收視率撲街了,就是收視中規中矩。

嚴肅劇收視率不高——廣告商便不會投入——電視臺便不會購買嚴肅劇——影視公司就不會再拍攝嚴肅劇——

2010年到2015年,當時市場上主流的國產劇就是“羣魔亂舞”的狀態。

這裏以於正的《宮鎖》系列,於正翻拍的金庸武俠劇。再到各種阿寶色、瑪麗蘇,磨皮摳圖,五毛特效的電視劇爲主了。

2010年到2015年:這個時期的國產劇,雖然因爲歷史積累未必輸給韓劇。但和當時產業發展相當的成熟,傳播勢頭正猛的韓劇相比肯定是輸的。

說到這個時期國產劇的潰爛,什麼小鮮肉流量明星,什麼天價片酬電視劇注水,什麼阿寶色和五毛特效,中國觀衆有吐不完的槽。

不過,2015年後國產劇逐漸發展了起來,與同時期的韓劇相比。

雙方如果進行一個系統性的比較,那就是國產劇並沒有輸,反而和韓劇各有所長了。

很多觀衆可能不信,伯光將在下一篇分析比較。

如果有興趣的觀衆,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