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港片大銀幕上,洪金寶的“洪家班”,憑藉對“靈幻動作片”的出色駕馭能力,打造了不少經典作品。

80年代初,《鬼打鬼》、《人嚇人》等作品的誕生,引領了“靈幻動作喜劇”的創作熱潮。而80年代中期的《殭屍先生》,更是揭開了“港產殭屍片”的時代序幕。

80年代中後期,隨着同行的跟風、題材創作的泛濫,“殭屍片”的電影市場開始逐步走向衰落。隨着“殭屍片”的沒落,洪家班也開始對新的“靈幻動作題材”進行探索、嘗試。

90年代初,“洪家班”的衆人將目光聚焦在了“密宗電影”的拍攝之上。接連打造了《太陽之子》、《密宗威龍》、《西藏小子》等多部作品,並交由羅芙洛、林正英、元彪、錢嘉樂等人主演。

然而,這些“密宗靈幻片”沒能像之前的“殭屍片”那樣,掀起新的電影浪潮,反倒是淹沒在了時代的洪流之中。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洪家班”打造的那些“密宗靈幻片”;同時說一說“密宗靈幻片”,爲何沒能在華語影壇走向輝煌。

一、緣起于成龍、始於元彪的“密宗靈幻電影”

90年代初的洪家班,之所以會將目光對準“密宗靈幻片”,與成龍、元彪二人,還有着一定的淵源。

1988年,日本的“東寶東和株式會社”找到了“嘉禾電影”,想要聯手打造一部奇幻題材的電影作品《孔雀王子》。

這部《孔雀王子》改編自日本漫畫家荻野真的《孔雀王》,“東寶東和株式會社”有意邀請“嘉禾”旗下的成龍,出演片中的男二號“王仁丸”。

然而,此時的成龍正處於事業高峯期,接戲只接男一號。雖然成龍沒有接下片約,但嘉禾卻派出了元彪,參與了這部《孔雀王子》的拍攝。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孔雀王子》在香港上映時,“嘉禾”爲了照顧觀衆情緒,將三上博史飾演的男主角“孔雀”,更名爲“吉祥果”。而元彪飾演的“王仁丸”,則被冠上了男主角“孔雀”的名字。

這部《孔雀王子》於1989年3月在香港上映。影片上映後,獲得了許多觀衆的喜愛,而電影中神祕的西藏“密宗教派”,也吸引了不少影迷的眼球。

80年代末,正值“殭屍片”的市場衰退。《孔雀王子》的出現,讓洪家班的電影主創們,注意到了“西藏密宗教派”這個獨特的創作題材。

1990年,洪家班嘗試性地打造了一部“密宗靈幻題材”的電影作品——《太陽之子》。

二、洪家班的“密宗靈幻片”試水之作

這部《太陽之子》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靈界風雲》,該片講述了“密宗宗主”可以通過“活佛轉世”的方式,實現生與死的交替。

老宗主圓寂前,將自己的身後事,交給了弟子格弄(林正英飾演)。然而宗主圓寂後,格弄卻被師兄格西(劉洵飾演)誣衊,成爲了密宗的叛徒。

格弄爲了洗刷冤屈,找到了老宗主的轉世活佛。而格西也派出殺手,前來幹掉格弄與小活佛。打鬥中,格弄身受重傷。小活佛也在混亂中,不小心逃上了一列開往香港的列車。

爲了找回小活佛,受傷的格弄派弟子班卓(羅芙洛飾演)前往香港,而在班卓尋找小活佛的同時,格西陷害格弄的真相,也被一重重地揭開。

這部《太陽之子》模仿了《孔雀王子》的劇情設計,都是密宗弟子奉師命下山,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展開了一連串嬉笑怒罵的故事。

90年代初,香港的靈幻電影市場不景氣,爲了避免票房損失,這部《太陽之子》只在臺灣、日本的電影市場之上進行了發行、上映。

該片上映後,雖然不算火爆,但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於是在1991年,洪家班又推出了第二部“密宗靈幻片”——《密宗威龍》。

三、洪家班的密宗靈幻力作,卻遭遇市場重挫

《太陽之子》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之後,洪家班也看到了“密宗靈幻片”的市場潛力,於是在1991年集結精銳力量,策劃、拍攝了這部《密宗威龍》。

在這部《密宗威龍》裏,洪金寶、午馬、林正英悉數出鏡。這套組合,可以說是洪家班靈幻電影的頂配陣容了。而洪家班的錢嘉樂,也受到了洪金寶的力捧,出演了該片的男主角。

這部《密宗威龍》延續了《太陽之子》裏,“活佛轉世”的故事主題。該片講述了密宗內部,分爲“黃教”、“黑教”兩大流派。黑教宗主“逆天童”(盧惠光飾演)苦心修煉、法力大增,於是想吞併黃教,還打傷了黃教的“曉雲大師”。

想要對付逆天童,必須由黃教宗主親自出手。然而,黃教宗主在20年前圓寂之後,轉世靈童一直下落不明。爲了對付逆天童,黃教派出“密月大師”(林正英飾演)下山尋找靈童。

密月大師下山後,遇到了小混混“阿龍”(錢嘉樂飾演),以及“逃離師門”的師兄“赤飛”(午馬飾演),密月、赤飛二人因爲師門恩怨纏鬥之際,無意間發現小混混“阿龍”,就是宗主的轉世靈童。

逆天童派出人馬,前來追殺密月、轉世靈童。打鬥中,密月身受重傷,密月將靈童託付給師兄赤飛,讓他帶着靈童去尋找師父“穆雅大師”(洪金寶飾演)。

在穆雅大師的教導下,靈童法力進步神速,之後打敗了逆天童,維護了“密宗”的安寧。

相比於之前的《太陽之子》,這部《密宗威龍》無論是劇情的設計,還是動作場景的呈現,都有了不小的進步。

在故事的設計中,這部《密宗威龍》完善了電影的背景設定,講清楚了密宗法師們的“特異功能”由何而來,這也爲之後續作的誕生,埋下了伏筆。

然而,在1991年的港片市場之上,這部《密宗威龍》卻遭遇了票房挫折,上映21天僅拿到50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績。

四、始於元彪止於元彪,“密宗靈幻片”沒能走向輝煌的原因

90年代初,隨着港片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電影人開始對港片題材的創作,進行探索與嘗試。

1991年的洪家班,推出了“密宗靈幻題材”的《密宗威龍》。而這一年的徐克,完結了《倩女幽魂》系列,拍攝了功夫經典《黃飛鴻》。沉寂多時的麥當雄,也在1991年拿出了《跛豪》,拉開了“港產梟雄片”的時代序幕。

而在1990年快速崛起的周星馳,也因爲《逃學威龍》、《整蠱專家》、《上海灘賭聖》三部作品,在1991年的票房市場之上得意一時。

面對這些強勁的對手,《密宗威龍》也被淹沒在了濃烈的票房硝煙之中。

1985年,洪家班能用一部《殭屍先生》,拉開“殭屍片”的時代序幕,完全得益於當時單調的市場環境。

1985年時的港片市場,吳宇森還未拍出《英雄本色》、林嶺東還未拍出《監獄風雲》、杜琪峯還未拍出《阿郎的故事》、王晶也還未拍出《賭神》。而此時的“功夫喜劇”與“邵氏武俠片”,也在日漸衰退,逐步失去觀衆市場。

單調的“警匪動作喜劇”與“愛情喜劇”,成爲了80年代中期,港片票房市場之上的兩大主流。

面對單調的市場環境,《殭屍先生》獵奇的故事、新穎的題材,自然就成爲了觀衆們目光的焦點。

然而,90年代初的港片市場,可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梟雄片”、“警匪片”、“功夫片”、“武俠片”、“無厘頭喜劇片”爭奇鬥豔,經典之作也是層出不窮。

這部《密宗威龍》想像《殭屍先生》一樣,僅憑“故事獵奇”、“題材新穎”這兩點,掀起新的時代浪潮,顯然有些不切實際。

《密宗威龍》市場受挫後,洪家班沒有放棄對“密宗靈幻題材”的進一步發掘。

1992年,元彪轉型導演,帶領洪家班的兄弟們,拍攝了《西藏小子》,還邀請了師兄成龍,進行角色客串。

《西藏小子》的故事,雖然沒有像《太陽之子》、《密宗威龍》那樣,把“活佛轉世”作爲創作靈感,但劇情設計還是“弟子奉命下山,完成任務的同時遊戲人間”的老套路。

元彪自導自演的噱頭,爲這部《西藏小子》吸引了不少流量。該片在1992年上映後,拿下了100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績。

雖然票房相比於之前的《太陽之子》、《密宗威龍》高出不少。但面對1992年香港影壇的“武俠熱潮”。這部《西藏小子》還是被淹沒在了票房洪流之中。

1992年,洪金寶名下的“德寶電影”、“寶禾電影”因爲運營壓力,相繼走向停產。而洪家班對於“密宗靈幻片”的發掘、創作,也止步於這部《西藏小子》。

1988年,元彪出演的《孔雀王子》,讓洪家班產生了拍攝“密宗靈幻片”的想法,而1992年元彪自導自演的這部《西藏小子》,也成爲洪家班“密宗靈幻片”的終點。

真可謂是“始於元彪,止於元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