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高渐离在送别荆轲之时,俩人合唱的歌句,其悲壮让送行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最终,荆轲还是失败了,但是被历史所铭记,仅差最后一步的荆轲为何会失败呢?

有人觉得荆轲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本领不到家,都已经图穷匕首见了,竟然还能让秦王嬴政反杀,而且,从荆轲早期的经历也能窥知一二,首先,他曾经毛遂自荐卫元君,结果人家没用他。

其次,当年荆轲曾经与著名击剑家聂盖论剑,结果聂盖认为他的理论有错误,一生气就怒目而视,结果荆轲就灰溜溜的走了;在邯郸的时候,荆轲和一个叫鲁句践的人争执博局的路数,结果鲁句践一发怒,荆轲再次灰溜溜的走了。

这三次被记录的遭遇,也被人们用于诋毁荆轲能力不足,其实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第一,当时卫元君自身难保,又没远见,养个剑客在身边并不是他所要的;第二,荆轲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他察觉到危险就会选择离开,亦或是不愿与道不同的人进行过多争执,说实话有些说不过就急眼的人确实不咋地,在荆轲刺秦失败之后,鲁句践的一番话也印证了这一点,“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意思就是“哎呀,他不讲究刺剑之术,我也不了解他的为人,当时呵斥他,他肯定以为我是个庸才!”。

后来他到了燕国,与屠狗辈高渐离一见如故,俩人经常一起喝酒唱歌,活得十分洒脱,遂放浪形骸之外,但还是遮不住其才华横溢的内心,被隐士田光所赏识,也是这个人把他推荐给了太子丹。

太子丹当时苦于秦国的威胁,便想出了刺秦之计,正愁没有勇士可担此大任,本来想找田光的,结果田光已老,田光就推荐了荆轲,太子丹临走前嘱咐田光不要泄露秘密,而田光也明白,只有死人才不会泄露秘密,遂自刎。太子丹对荆轲给了最高的礼遇,荆轲无以为报,只能以命相许。

太子丹给荆轲准备了一个助手,那就是十三岁就杀人的秦舞阳,看似很牛的一个死士,但是荆轲并不想用他,荆轲早已心有盘算,但是太子丹着急,几次三番催促荆轲,最终荆轲没有再等要与自己同行的那位朋友,一怒之下启程出发,史书上只留下了“其人居远未来”的聊聊数字,究竟此人是谁我们再也无法得知真相。

当时刺秦的计划上策并非是刺杀秦王,而是向曹沫劫持齐桓公一样,胁迫秦王归还侵占的土地,下策才是刺杀秦王。因此,从荆轲的行为可以看出,他是希望选用上策的,只可惜那十三岁就杀人的秦舞阳在秦军面前被吓破了胆,只能像受伤的小狗一般在那瑟瑟发抖,而荆轲却一人坦然面对巨大的压力,谈笑自若,其胆识可见一般,如果荆轲所等之人真的存在的话,定是个不亚于荆轲之人,二人联手刺秦或许能成功也未可知。

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也就很清楚了,第一,助手不给力,看似猛虎实则病猫;第二,荆轲只想劫持秦王,并不想刺杀于他,毕竟如果刺杀了秦王,燕国也是直接面临灭国之灾,与失败无异,所以荆轲想活捉秦王才是他战略的最终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