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仙韓信曾出一陰招,用3萬士兵打敗20萬趙軍,2000多年來無一人敢用!

韓信被後世稱爲兵仙,他的一生十分精彩,雖然在政治上低能,但他在軍事上的成就無比輝煌。

韓信跟隨劉邦之後,得到了重用,也開始在劉邦打天下的戰爭中嶄露頭角,不過真正讓韓信名揚天下的,還是著名的背水一戰。

這一戰也是韓信軍事生涯的轉折點,他所使用的佈陣計策,用3萬兵力打敗了20萬的趙軍,創造了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可他的這個計策千百年來也沒有人再敢模仿,這也是他受到歷代兵家推崇的一個原因。

井陘之戰

這場戰爭是著名的井陘之戰,當時劉邦在彭城戰敗,爲了能奪取天下,就讓韓信單獨帶兵北上去攻略趙魏等地,不過劉邦那邊的戰事喫緊,在韓信攻趙之前,就已經把他手裏的不少精銳都給調走了。

他只能帶着不少剛剛入伍的烏合之衆參戰,趙國此時主事的人是陳餘,陳餘不僅有地利優勢,還有着兵力優勢。

得知韓信這麼點人就敢來打自己,陳餘也是樂壞了,趕緊就集合軍隊應戰,號稱有二十萬的大軍。一直到戰敗前,陳餘都認爲韓信就是一個繡花枕頭,沒有什麼能力。

可背水一戰,趙軍主力全軍覆沒,陳餘被殺,趙國隨即淪陷。

韓信這一仗到底是怎麼佈置的呢?

《史記》記載:

夜半傳發,選輕騎二千人,人持一赤幟,從間道萆山而望趙軍,誡曰:“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令其裨將傳飧,曰:“破趙會食!”諸將皆莫信,詳應曰:“諾。”謂軍吏曰:“趙已先據便地爲壁,且彼未見吾大將旗鼓,未肯擊前行,恐吾至阻險而還。”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

這便是韓信的陰招,分爲兩步,他是先讓數千騎兵迂迴到對方後面,攻打對方的老營,並換上自己的旗幟,接着自己搶先讓前鋒過河,背水結營。

這麼打無疑是犯了大忌,背水結營最大的問題就是前面要打敗了,軍隊都沒辦法撤出來,兵法多次提到佈陣理想的地點,可韓信壓根就沒有按照這些規則佈陣,但勝利者是不受指責的,他贏了這一仗就成爲經典。

或許陳餘到死都不明白,爲什麼韓信能打敗自己,後世諸如徐晃等人也不明白,爲什麼韓信背水結營就能贏呢?

其實背水一戰絕非置之死地而後生那麼簡單,首先韓信在作戰之前,已經在對方的陣營裏面佈下了很多密探,他立即分析出了陳餘的失誤,對方放棄了井陘口,沒有利用井陘這樣的險要固守,這就給了韓信通過行徑的機會。

古代打仗佈陣與陣型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陳餘隨後又犯下了一個錯誤,沒有搶佔河灘,讓韓信的前鋒渡過河。

這個地形很特別,沒有開闊的平原,河灘與山谷讓陳餘的軍隊沒辦法展開進攻,即便他有二十萬的大軍,也沒辦法全部投入到作戰中。

韓信過河其實是作爲誘餌來吸引陳餘的主力,他真正等的是騎兵偷襲陳餘的後方大營。

奇正相輔,纔是韓信取勝的關鍵,後世很多人模仿這個計策,卻往往忽視了奇兵的作用,光是把軍隊往死地裏放是不行的,因爲人在絕境裏面是會爆發出極大的能量,但這個前提是要有一點希望纔行,完全處在死地裏面,士兵可能光想着跑了,更不可能繼續保持陣型。

此外,這場戰爭的主動權在韓信的手裏,之前漢軍的很多部隊已經先後打敗了趙軍,對趙國形成了夾擊的攻勢,陳餘的局面相當被動,他需要儘快與韓信決戰,才能解除自己的困境。

韓信就是抓住了陳餘的着急的弱點,而趙軍連續作戰失利,士氣相當低落。此時韓信用正面抵擋住趙軍的攻擊,連續打不下韓信的陣營,讓背水作戰的士兵越來越有信心,而趙軍是越來越着急,此時後方大營突然丟了,趙軍壓根不知道對方有多少人,本來就士氣低落,以爲自己的軍隊已經失敗了,趙軍自然就沒有什麼抵抗的能力了。

韓信的軍隊就憋着這一口氣,看到趙軍亂了,衝出去以少勝多也就很正常了。

說到底,後世模仿韓信不能成功,就在於領兵作戰的能力還沒有像韓信那麼強。

真正善於用兵的人,不會拘泥於兵法,而是能很好把兵法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作戰。

韓信在進軍的時候結合自己的情報,得出了陳餘要急於和自己作戰的結論,他就結合地形與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原則佈陣。

他這麼做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韓信手裏的軍隊確實不能打,大部分都是新兵,還沒有來得及訓練,要是正常決戰,他的軍隊不見得扛得住,只有通過死地激發士兵的勇氣,才能讓軍隊的戰鬥力有保障,這種冒險的打法,非常考驗將領的指揮與治軍的能力,但凡他們的能力差一點,這麼打就等於是送死了,歷史上有韓信這種能力的人實在太少了。

可像韓信這個級別的將領,也很少會模仿背水一戰,因爲善於打仗的將領,往往是先考慮能不能打,不能打強行去打沒有任何意義。

韓信當時是不得不這麼做,況且形勢對自己也有利,打下去的話,取勝的可能性是極高的。

可像井陘這種特殊的地形,以及河流山谷特殊的位置,在國內都是極爲罕見的,不同的地形對於作戰的影響是不一樣的,而韓信所面臨的諸多情況,也有着一些偶然因素。

後世要模仿他的計策打法,卻很難遇到和韓信一樣的地形與情況,因此按照韓信的計策是很難成功的,即便是韓信自己又面臨同樣的局面,他也不見得會打第二次,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戰術,這纔是真正高明的軍事家。

這雖然是《史記》上記載的事情,但這種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一直被後人傳頌,一來讚歎韓信的兵法,二來稱讚韓信的魄力。

其實每讀一次《史記》,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史記》裏面蘊含着古人的智慧,它就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並加以改正,讓自己變得更完美。

有很多做家長甚至老師問我,瞭解歷史應該從哪些書開始?《史記》當是首選,故事精彩且可讀性強,利於開拓眼界、培養文化氣質。如今《史記》中有越來越多的文章被選入教科書中,成爲學生必須掌握的歷史知識。

作爲中國古代第一部通史,裏面記載了近3000年的歷史。

魯迅稱讚《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臺灣著名作家張嘉驊讀史記,成大器!

《史記》讓人獲益良多,既能瞭解歷史,也能學習書中的處事能力,甚至是從政經略以及安身立命之能。

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講,《史記》都是文言文,讀起來比較喫力,這裏推薦大家閱讀白話文的,這樣看也會輕鬆許多。

2010年時,權威機構遼海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史記》,這套書一經出版,深受歡迎,好評如潮。

這套《史記》考證嚴謹、分析到位,全部採用原著原貌+白話文註釋,精心爲讀者閱讀打造。

歷史愛好者、學生以及老師都值得入手,看完《史記》,人生便多了上百種經歷。

購買鏈接如下:書不貴,一件衣服的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