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革命的各个时期,我军的干部和战士来自于五湖四海,都在为同一个革命理想而奋斗。红军时期的革命根据地,都是从穷乡僻壤的山林或者江湖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人们喜欢套用民间的话语——“山头”来形容根据地。红军时期,主要的“山头”有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25军、湘鄂赣红军、闽浙赣红军、西北红军等。那么57位开国上将,分别来自哪个“山头”?我们接着往下看。

中国工农红军

红一方面军走出31位开国上将:其中来自红1军团的有20人,分别是第2师政治委员邓华、红3军第9师政治委员朱良才、第2师政治委员刘亚楼、红13军39师政治委员李涛、第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和工作部部长李克农、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杨志成、红四军第十二师教导大队政委杨成武、第1师1团团长杨得志、红四军特务营政委萧华、红四军第三纵队连政治委员宋任穷、红35军参谋长宋时轮、第12军第36师师长张宗逊、第12军第34师参谋长陈士渠、红15军军长陈伯钧、红4军参谋长陈奇涵、红25师师长周士第、第1军团供给部部长赵尔陆、红21军第62师师长郭天民、红三十一师师长黄永胜、红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政治委员赖传珠。

邓华

来自红3军团的有11位,分别是第三师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王平、瑞金红军学校军事教员韦国清、红5师第13团政治委员苏振华、红七军第58团副团长李天佑、红2师政治部主任李志民、红6军第3纵队纵队长李聚奎、第四师十团政委杨勇、第4师第12团政委张爱萍、红3军团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周恒、八军第二师任党委秘书唐亮、第1师1团团长彭绍辉。

贺炳炎上将

红二方面军走出5位开国上将:其中来自红2军团的有1人,是第5师师长贺炳炎;来自红6军团的有4人,分别是红六军团军政治委员王震、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甘泗淇、红六军团参谋长李达、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

萧克将军

红四方面军走出10位开国上将:他们分别是红4军第10师第28团一营副营长王宏坤王、红4军第10师营长王建安、红4军第10师30团团部书记王新亭、红4军第12师34团团长许世友、红4军11师11团团长陈再道、红四方面军任连政治指导员陈锡联、红四方面军保卫局局长兼鄂豫皖游击总司令周纯全、红4军第10师第29团第一营政治委员洪学智、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傅钟、红四方面军团政治处主任谢富治。

刘震上将

红25军走出2位开国上将:分别是红25军手枪团1分队1班战士刘震、红25军224团副连长韩先楚。

湘鄂赣红军走出2位开国上将,分别是湘鄂赣总指挥部宣传科科长钟期光、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傅秋涛;闽浙赣红军走出1位开国上将,是参与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的叶飞。

阎红彦

西北红军走出1位开国上将,是西北游击大队晋西游击队第一大队(晋西北游击队)副大队长兼第一中队中队长阎红彦。

还有5人没有在红军中任职,他们分别是在内蒙古进行地方革命工作的乌兰夫、东北军第116师16旅参谋处处长吕正操、国民党第88师师长陈明仁、国民党第73师436团团长董其武、国民党第8师师长陶峙岳。可见这5人中,有1人在张学良的东北军中任职,3人在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中任职。

陈明仁上将

以上“山头”统计是57位开国上将刚参加红军时所加入的部队,这些部队在之后的革命战争中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以上被我们熟知的各方面军。57位开国上将中,参加红军的有52人,5人没有参加红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