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大兴其道,从商业模式到所处行业百花齐放、各有不同。

那么互联网创业和财富的本质是什么?

从某个角度来看,答案很简单,流量的低买高卖

为了方便说明,我们举一个典型的例子——趣头条。

趣头条是一家内容资讯平台,2016年6月正式上线。

趣头条上线10个月,用户就从0增加到600多万。

趣头条上线18个月,日活过千万,拿到腾讯领投的2亿美元融资。

2018年9月14日,趣头条正式挂牌纳斯达克交易所。

两年上市的趣头条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为什么趣头条发展这么快?

答案很简单,用金钱换流量。

用户阅读有钱赚,在趣头条阅读时间越长,获得的奖励越多。

趣头条主要有“补贴”和“收徒返利”等奖励方式。

用户在签到、阅读、评论、分享的过程中均可获得不同数量的金币奖励,这些金币又可以按一定比例兑换成现金。

趣头条的用户还通过收徒实现增长裂变,通过邀请好友注册就可以获得相应现金。

早在2018年,就有媒体报道称,在趣头条的排行榜上,总排名第一的用户一共收了41832位徒弟,拿到了8万多元的奖励。

趣头条这种接地气的现金补贴方式,在收入不高但时间充裕,且依赖熟人社交关系网的三四线城市的用户中收效甚好。

在应用商店中,“好用”、“能赚钱”、“到账快”是用户对趣头条的常见评论。

用现金低成本获得三四线城市人群的流量后,趣头条再转手把流量高价卖给广告商。

所以趣头条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内容资讯平台,但它本质上是一门流量生意,赚的就是流量的差价。

当然它的成功不只是花钱买流量这么简单,还因为它的流量处理效率。

花钱买流量看起来很简单,只要有钱谁都能做。

但如何把这些流量通过各种方式变得更精准,更有价值,再高价卖给广告商,考验的就是一家公司的综合实力了。

有人觉得趣头条的模式不可持久,但最近趣头条发布了最新的财报,2019年全年营收55.7亿,同比增长84.3%。

放眼互联网,不管阿里这样的电商,或者微信这样的社交应用,还是头条、抖音或者微博这样的资讯平台。

甚至放眼全球,不管是谷歌、亚马逊还是Facebook等等。

虽然身处行业不同,模式不同,赢利方式不同,但从某个角度看,都是争夺流量的生意,赚的就是流量的价差。

作为全球最大的广告商,全球最有流量的公司之一,谷歌依然会购买流量。

谷歌会在每年巨大的广告收益中,拿出至少20%以上的的资金来获取流量,即Traffic Acquisition Costs,流量的收购成本。

谷歌是苹果 iOS系统的默认搜索引擎,为什么苹果默认谷歌做搜索?

因为谷歌掏了钱,我们看看为了成为苹果的默认搜索引擎,谷歌掏了多少钱?

2014 年谷歌出了10 亿美元,2017年变成30亿美元,2018年这个数字变成95亿美元。

这就相当于谷歌从苹果那里购买了流量,这样的购买行为还有不少。

谷歌每年至少会花费179亿美金来到处买流量。

谷歌低价购买流量,经过处理让流量更精准,再销售给其他商家,比如亚马逊、facebook,以及所有在Google上打广告的人。

和谷歌一样,亚马逊也在大量买流量,特别是向谷歌买流量。

亚马逊经过数据算法,把购买来的流量变得更精准更有价值,再卖给平台上的商家。

所以不光是趣头条,谷歌、亚马逊这些巨头一样在做流量生意,其他互联网公司也都一样。

有人很奇怪,因为他看到一条新闻说今日头条也在买流量。

于是来问我,今日头条本身就有巨大的流量,它为什么还要买流量呢?

答案很简单,正是因为它有巨大的流量,它才能发展出更高效的流量处理增值模式;

所以它可以购买更便宜的流量,通过增值卖给广告商,获取更高的利润。

总结一下,互联网生意的本质之一就是流量生意

如果你找到什么模式,不管是资讯、社交,还是其他什么模式。

除了自身产生的流量外,只要能让流量增值,那么你就可以通过大量购买流量,再倒手卖出获利。

因为互联网的边际成本低,流量又有规模效应,一旦这样的模式跑通,就是一条财务自由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