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育部發文:研究生將擴招18.9w人,重點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高校傾斜;日前,教育部聯合國防部又發文:從2021年起,擴大“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由目前的每年5000人擴大到8000人,並且重點向“雙一流”建設高校傾斜。各地各高校紛紛響應號召,提高研究生招錄比。

研究生擴招不僅僅是爲了應對疫情、減輕就業壓力,更是國家發展的戰略需要。國家的發展少不了人才的支撐,國外高等教育體系中研究生佔比普遍在30%以上,而我國只有15%。那如何在研究生擴招的大背景下依舊保障其培養質量呢?這成了全民熱議的一個話題。

1. 建立健全的週期培養機制

目前我國研究生有學碩和專碩之分,在進行人才培養時,要分類施策,要推動建立以提升職業能力爲導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讓學術的更專業、專業的更專業,把理論知識建設和實踐能力同時提升上去。另外,教育部和各高校也要嚴格把關研究生教育的入口和出口,加大分流淘汰力度,嚴格審覈學位論文和學位授予管理,讓研究生不”注水“。

2. 加強高素質研究生教師隊伍建設

提高研究生質量,導師是關鍵,必須加強導師的力量。目前我國研究生導師團隊數量有限,加強其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導師遴選上要破除唯職稱、唯論文的導向,使一些優秀的青年教師進入導師隊伍,以擴充教師隊伍數量、優化教師隊伍結構。

3. 高校擴招時要符合學校發展實際

擴招爲一些高校帶來了發展機遇,比如常州大學,一所側重於石油化工類專業的高校,該校目前有碩士導師近千名,但在校研究生僅有2700多人。這次的擴招讓該校增加了研究生招生指標,使得資源充分利用。但研究生的招生計劃大幅度增長,有不少高校的後勤、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都面臨挑戰,因此高校在擴招時也要考慮校內住宿、教學空間、硬件設備等承載能力,不能盲目擴招。

想要了解在職研究生的小夥伴可以點擊小程序進入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