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國籍的海上民族,終生都在海上漂泊,幼年時就要刺破耳鼓膜

你能想象到嗎?在經濟全球化21世紀裏,竟然會存在沒有國籍的海上民族,他們大多終生都在海上漂泊,與現在社會幾乎沒有任何交集,不知道自己來自何方,也不知道自己會歸於何處。

被稱爲“海上吉普賽人”的巴瑤族,他們世代生活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海域上,他們靠雙手自給自足,甚至還辦起來了“海上貿易”。關於這個神祕的民族,與其相關三個國家(馬來、菲律賓、印尼)都有着不用的傳說,但追根溯源巴瑤族仍舊還是一個謎。

巴瑤族沒有統一的民族語言,幾十個或數百個人就能組成一個小部落,說着只有他們自己能聽懂的話。如果不是要上岸尋找生活物資,巴瑤族的人是不會離開大海的,因爲他們的房子不是搭在海島的淺灘就是建在了珊瑚礁上。雖然那些屋子遠遠看去有點像土家族的吊腳樓,但實際上它們的建築特點、工藝水平都是截然不同的。僅憑那些簡陋的小木屋,最多也就是提供一個遮風擋雨的休憩地,連最基礎的穩固都辦不到。

很多人好奇他們爲什麼不上岸居住呢?或許是因爲巴瑤族的人把大海烙印在了靈魂上,他們的記憶裏早已沒有了陸地的概念。夜晚的時候,他們會擠在小木屋裏一起唱歌,等到了白天,他們就乘着Lepa-Lepa開始一天的忙碌。

你還不知道Lepa-Lepa是什麼?那巴瑤族人的第二生命,一條長5米,寬1.5米的簡約小木船。這艘船既沒有風帆,也沒有船篷,動力全是來自於手動船槳。

大家是不是很好奇,這樣的木板船是怎麼在大海上馳騁?嚴格來說,巴瑤族的人甚至遊得比船還快,在海里他們就是最靈活的獵手,不需藉助任何現代化機械設備就能輕鬆潛入海中捕獵。哪怕是不幸碰到了兇猛的“大傢伙”,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用鋼叉進攻敵人。

想要提高自己的水下生存能力,巴瑤族的人就得每天練習深潛,爲了減少潛水時水壓帶來的痛苦,巴瑤族的人在幼年時就會主動刺破耳鼓膜。雖然他們擁有高於常人的水下視力和更強的憋氣能力,但是到了晚年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失去聽覺,有些還會患上“減壓病”。

但即便常年生活在海中會生病,巴瑤族仍舊倔強地堅持着,他們把這一切都看作是正常的現象。儘管巴瑤族有心避開與陸地文明接觸,可時代發展的浪潮仍會不斷衝擊着他們平靜的生活。這片曾經寧靜的汪洋,必將迎來更多現代化漁船和好奇的遊客,落後的捕魚方式也禁不起高科技的衝擊。現如今的巴瑤族雖然還沒有遷移到陸地生活,但從一些細微的變化還是可以看出,他們正在慢慢地被同化。

馬來西亞對這些流浪在海上的巴瑤族人民還是十分友善的,如果你去過沙巴東海岸的仙本那旅遊,你就會發現在馬布島周邊的島嶼上有着一羣特別好動的孩子。這些巴瑤族的孩子有兩個十分顯著的特徵,一個是皮膚黝黑髮亮,一個是水性特別好。

他們會拿着自己辛苦捕捉來的海鮮到陸地上換取食物,也會乘着Lepa-Lepa靠近遊客乞討或是表演節目賺錢。偶爾也能看到一些時髦的巴瑤族青年穿着碎花襯衫,染着黃黃綠綠的頭髮,在海岸邊上販賣海鮮。

更爲有趣的是,如果你在網上搜索有關“海上吉普賽人”的話題,出現的可不僅僅只有巴瑤族。與其相似的海上民族還包括默克愣族、尤繞老撾族和莫肯族,他們大多流浪在泰國和緬甸沿海,人口數量也很稀少。

現如今這些信仰大海的民族也開始陸續上岸,他們可以看清大海,卻不知道能不能看清這個繽紛的世界。如果你遇到了這些神祕的海上民族,還願意跟他們做朋友嗎?

世界這麼大,一個人太孤單嗎?我是大家的好朋友【大夢先生看世界】,期待在評論區與大家暢聊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