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头娃娃”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事情概述是:有部分家长把固体饮料当成了“奶粉”给而幼儿长期食用,结果却导致孩子出现了发育迟缓,颅骨突出等症状,这就是所谓的“大头娃娃”。

大家都知道,当婴儿吃奶粉到一定的年龄,就会逐渐地给孩子食用一些主食,一般情况下下多数家长会选择婴幼儿专用的米粉,面条等食物,因为当幼儿年龄到一定程度,单靠奶粉是满足不了孩子生长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

在该事件中,生产厂家声称他们的产品是完全合格的,也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笔者也看了这个产品的包装和说明,上面确实没有出现奶粉的字样。然而在现实销售过程中,一些育婴店的导购员却将蛋白固体饮料给消费者解读为“奶粉”。

其次该产品还进到了某些医院里,医生开处方给一些消费者也是这个产品,然而我们不清楚的是,医生到底是怎样对这些家长说的,固体饮料的食用量,食用时间,长期食用是否会有不良反应?这些医生都和家长们说了吗?

在整个事件中,消费者受到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那么,责任到底在谁?是销售商为了业绩不顾良心?还是医生为了业绩不顾职业道德?又或者是生产商不清楚自己产品的不良反应坑了所有人?大家怎么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