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遊記||可食可賞園中葵

小滿這日,走在路上,看見向陽的地方,蜀葵已經開了幾朵花了。每次看見這花,都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像是在城市的街頭,遇見了來自同一個村的小姐妹。

蜀葵這花,我們在村裏經常見。村裏村外,牆角路邊,也不見有人種,到麥收時它就長起來,開出一身紛繁的花朵。像家家戶戶樸實的農村妹子一樣,平時不起眼,忽然有一天就發現長成了大姑娘,還挺好看。

不過,家鄉的人並沒有人知道它學名叫蜀葵,大家都叫它“咣咣花”。因爲它的花朵像一種打擊樂器名叫“咣咣嚓”(銅鈸)。

現在,我們知道這種花原產於西南地區,四川最爲常見,所以叫蜀葵。因爲它的植株很高,花多紅色,有些地方稱它爲“一丈紅”。又因爲它總是在五六月間麥子成熟時開花,因此還有人叫它“大麥熟”。小時候還喫過它的花,也喫過開完花之後結出的像一個小餅子樣的種子。卻原來它全草入藥,有清熱止血、消腫解毒的功效。

近年來,在城市綠化中越來越多地見到蜀葵的身影,不過比我們小時候見到的花更加豔麗,有紅、紫、白、粉紅、黃和黑紫等豐富的花色,還有了重瓣的。來自鄉土樸實單純的它們,姿色也不輸給那些嬌貴的花卉。

知道了咣咣花原來有蜀葵這樣的好聽的名字後,又陸續認識了它的一些姐妹,比如錦葵、芙蓉葵、天竺葵,它們都是很好看的花。

認識芙蓉葵是去年是在一個小區的住戶門前。那家在門前種了一大片,開白色的大花,比蜀葵多了些妖嬈的風姿,用識花軟件識別,才知道原來它是錦葵和木槿的近親:錦葵科,木槿屬,又名草芙蓉、大花秋葵。

去年端午節在慢城遇見了錦葵。在一片各色的花海中,開藍紫色花的它,植株不高,花朵不大,嬌小,卻顯得無比俏麗。當時坐在電瓶車上,遠遠看見,拍了照片用識花軟件才知道它叫錦葵。

秋葵的花不如上面的姐姐們好看,但是它的果實卻是人們餐桌上的寵兒。

神祕的冬葵,是一種古老的蔬菜,民間稱它冬寒菜、冬莧菜或滑菜。最早在漢代以前就有栽培供人們做蔬食,幼苗或嫩莖葉可食用,也可入藥。很多人說,漢樂府中的《長歌行》中提到的“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就是說的它。但是我一直沒有見過。

至於天竺葵,好像和上面的葵們血緣關係遠了些了,屬於遠房表親了吧,它的葉子有些像錦葵,但是花的形狀不太像它們家族的。不過,花朵也是美極了。

蒲葵,雖然也叫葵,但是應該是葵中的大哥吧,它的葉大,大部分掌狀分裂,裂片長披針形,木材可制器具,葉可做蓑、笠,小時候夏天用來扇風的蒲扇,也叫芭蕉扇,也是用它的葉子做的。

最後,大家最熟悉的叫葵的植物大概是向日葵了,它的花盤像一個圓圓的笑臉,專門圍着太陽轉來轉去的,花兒落了長出的種子還能喫,能炒成各種口味,五香的、原味的、焦糖的、雞湯的……

青青園中葵,秀色亦可餐。可親又可愛,可食又可賞。這個世界上有它們,真是好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