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古裝劇頗爲火熱,大江南北都在看,而我國每年古裝劇的產量亦十分可觀,好奇的小夥伴可能會問,一部劇裏的戲服成千上萬,甚至有的演員每集都要換好幾件衣服,在古裝劇殺青之後,那麼多的古裝戲服要如何處理纔好呢?

在大多數情況下,古裝劇拍完後,等待着這些戲服的命運,不過是回收再利用而已。經過洗滌,消毒和晾曬等一系列步驟,這些服裝會在倉庫裏等待下一部劇的演員。眼尖的觀衆在閱片無數後,可以輕鬆地發現,有的衣服看着頗爲眼熟,在多部古裝劇裏重複出現。例如《尋秦記》裏有的戲服在《封神榜》裏就已經出現過了,這樣做可以爲劇組節省下了一大筆開支,也減少了投資方的壓力。

但是對於劇中的主演來說,他們的戲服往往更爲華麗,更爲精緻,而且大部分都是爲他們量身定做的衣服。這樣的衣服不會被回收利用,而這樣精緻的服裝價格一般也都不會便宜,有時主演會自己出錢買下劇中的戲服,留作紀念,還有時候相關愛好者也會出大手筆購入收藏,比如《琅琊榜》這樣的大製作,就有不少劇中的精緻戲服被買走收藏。

還有一種更爲罕見的情況,就是進入博物館作爲展品,供遊客參觀和欣賞。這可真是一項了不起的殊榮,能有這種待遇的可謂鳳毛麟角,無一例外都是出自古裝劇中的精品,例如在大製作《步步驚心》中劉詩詩扮演的角色若曦,由於給觀衆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劇中的照片和服裝便有幸被博物館作爲藏品展出。

戲服的回收使用,裏面的學問着實不少。雖然有人因爲看到頻繁的演員撞衫而感到不悅,但我們更應關注的是劇情而不是服裝。只要劇情精彩,那就不失爲一部好劇,更何況勤儉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在這一方面,劇組確實想得比我們要周到許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