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德甲複賽之後,多特蒙德的戰績還算正常,4場比賽取得3勝1負,雖然輸給了拜仁、失去了奪冠的可能性,但多特蒙德也基本坐穩了聯賽前三。在主帥法夫爾的帶領下,多特蒙德延續着一貫的"青春風暴",前場的桑喬、哈蘭德、布蘭特等人都是一流甚至頂級的攻擊手,而翼衛位置上的阿什拉夫也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

可唯獨這條後防線沒有跟上球隊的青春步伐,球隊目前主力的三後衛裏,除了阿坎吉24歲比較年輕以外,居中的胡梅爾斯今年31歲,右中衛皮什切克甚至已經35歲了。多特蒙德原本是有年輕中衛的,法國人扎加杜今年纔剛滿21歲,不過此前因爲訓練中左膝外側韌帶受傷,扎加杜基本上告別了本賽季剩下的比賽。

雖然這套體系是"兩老帶一青",但是實際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多特蒙德這4場比賽只丟了2球,丟球數跟拜仁一樣是全德甲複賽以來最少的。期間法夫爾無一例外都派遣了相同的首發三中衛組合:從左到右依次是阿坎吉、胡梅爾斯和皮什切克,中間只有在客場2-0沃爾夫斯堡一戰中有過變化:胡梅爾斯半場被中場埃姆雷·詹換下,但是法夫爾並沒有順勢變陣4後衛,而是讓詹繼續踢胡梅爾斯留下的位置:

常規進攻:胡梅爾斯負責出球,中衛+後腰提供保護

在常規的後場控球狀態下,胡梅爾斯起到了最主要的核心作用:選擇何時出球、往哪邊出球都是胡梅爾斯的任務。這種狀態一般出現在強弱較爲分明的比賽中,比如最近的6-1帕德伯恩,胡梅爾斯完成了全場最多的83次傳球,其中77次到位,傳球成功率92.78%,另外他的長傳成功次數有11次(成功率78.57%),這些數據都是全場數一數二的水平:

這是對陣帕德伯恩時德甲官方給出的實時站位圖,可以看到後防線上阿坎吉的位置移動比較明顯,因爲多特蒙德整體右傾的緣故,左中衛阿坎吉需要靠近人員密集的區域爲胡梅爾斯提供保護;另外多特蒙德鋒線回撤較深,基本都壓在中圈附近,給右邊翼衛阿什拉夫的前插以及後防線長傳球拉開空間:

當然,實際出球時不可能只有皮什切克和阿坎吉參與保護,後腰也會相應留出人手保護胡梅爾斯,通常情況下這份工作是由德萊尼和埃姆雷·詹輪流完成。對陣帕德伯恩的第17分鐘,胡梅爾斯後場拿球,埃姆雷·詹移動到胡梅爾斯身前給他增加一個出球點,防止對手前鋒上前干擾;而此時阿坎吉和皮什切克也拖在後場,目的也是增加出球點:

側重右路的進攻:皮什切克前提,胡梅爾斯右移補位

相比傳統的4後衛體系,3中衛體系要求球員們有更強的跑動能力,才能夠覆蓋以往需要4個人才能覆蓋的區域,但這並不意味着皮什切克和阿坎吉的運動量就比居中的胡梅爾斯更大,因爲當兩名側中衛補位邊路或者前提防守時,胡梅爾斯也需要去補他們的空位。一般而言,在多特蒙德呈現出進攻側重時,阿坎吉都是更爲貼近胡梅爾斯的那個,而皮什切克則更多前提,參與中場的攻防。

這主要是因爲多特蒙德的陣型(尤其在進攻中)本就不是左右對稱的,他們的右路進攻明顯比左路活躍得多,因此對右中衛皮什切克的考驗就異常困難。最典型的比賽是0-1拜仁那場,皮什切克的場上位置比左側的阿坎吉更加靠近中場,目的就是解放阿什拉夫,不給拜仁輕鬆打擊身後空當的機會,同時也可以限制活動能力出色的拜仁邊鋒格納布里:

注意看這一次多特蒙德的由攻轉守:阿什拉夫因爲進攻跑位的原因插到了拜仁防線身後,此時小阿扎爾的傳球出現失誤,被拜仁斷球反擊;隨後皮什切克第一時間壓向邊路對拜仁的球權完成破壞,因爲皮什切克一直都佔據着阿什拉夫的空位。另外可以看到胡梅爾斯也離戰場很近,他需要在皮什切克放棄站位的情況下幫他守住位置:

防守:陣地戰壓縮陣型,反擊戰體現層次

在進入常規防守模式時(對方進行陣地戰),多特蒙德的陣容較進攻時傾向於對稱,胡梅爾斯、皮什切克和阿坎吉往中路收攏,在禁區內球門前組織起密集的防守區域,而兩名邊翼衛阿什拉夫和格雷羅也會佔據肋部區域幫助防守。除此以外,多特蒙德的雙後腰也會回撤到防線身前,作用是增加防守層次和人數,也給可能的反擊提供出球點:

當拜仁在後場組織傳遞且有可能形成長傳進攻時,多特蒙德的做法是保持陣型的收縮,同時三中衛高低錯開,由身高最高(1米91)的胡梅爾斯後撤準備防守高空球,同時皮什切克和阿坎吉往中路擠壓,不給拜仁攻擊羣從容拿球的機會。另外多特的中場線也回收到肋部區域,負責盯防這一區域的對方球員。當然最後這球基米希看到多特井然有序的防守後沒有選擇長傳吊禁區:

在防守對面的反擊時,由於比賽情形的瞬息萬變,很少有組織嚴密的防守站位,更多依靠球員的臨場發揮。不過由於皮什切克插上進攻最爲頻繁,一旦形成反擊,也是皮什切克第一時間在高位回追或者逼搶;此時的胡梅爾斯和阿坎吉會形成臨時的雙中衛組合,爭取儘可能擴大防守面積:

法夫爾麾下的這條三中衛運轉得相當出色,攻守平衡、有條不紊,雖然並不是絕對的對稱站位,但是在相應的球隊體系下這樣反而顯得十分舒服。老當益壯的皮什切克,還有實力和經驗俱佳的胡梅爾斯也在不遺餘力地帶動着阿坎吉進步。對於當下的多特蒙德來講,後防線最大的問題還是年齡,當年的後防四老只剩下3人,施梅爾策徹底成爲替補,一直依賴胡梅爾斯和皮什切克絕非長遠之計,只希望阿坎吉和扎加杜能夠在未來扛下這面大旗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