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水

本文我们来为大家介绍一位书法神童,他就是来自陕西铜川的张晓博。张晓博还在读小学,但是他的书法水平,在当地却早已名声在外。这个长相清秀的小神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展露了过人的书法天赋。父母亲发现张晓博的这一爱好之后,就对他进行专门的培养辅导。张晓博在5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写一手端正的字体了。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孩,也得到许多大家的指导。专家们对这个书法神童,全都十分爱护,不惜倾囊相授。就这样,今天的张晓博,书法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俨然有当代小王羲之的风采。我们不妨先来欣赏一幅张晓博的柳楷,参照下图。

我们都知道柳公权的楷书非常有特点,而柳楷在四大传统书法里头,是公认最难学也是字体最险峻的一种。因此,当下书坛学柳楷的很少,柳楷大家更是非常罕见。可是,张晓博这个小学生偏偏练得就是柳楷。为什么说柳楷不容易练?因为柳楷是柳公权学习了颜真卿、欧阳询的字体后,自创的一种全新书体。笔画上如果出差错就可能过于露骨,结体上如果出问题则易于流俗。柳楷对初学者的要求,相较其他字体,确实更为困难。那么张晓博的这幅柳楷写的如何呢?大家不妨细看。

可以说,张晓博的结构和布局安排得相当合理,这么大的一幅长屏,这个小学生竟能完成得如此严谨工整,实属难得。此外,这幅作品的用墨也十分均匀,俨然有一气呵成之势。大家再看看这些字体的细节!我们都能感受到字体中的骨力。张晓博的柳楷,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已经带有几分书家的韵味。一如专家所言,柳楷字体“书贵瘦硬方通神”,较之颜体,字体的笔画结构稍显均匀瘦硬,确实有几分“柳骨”的意境。难怪专家看了张晓博的柳楷书法后,全都安静了,还纷纷大赞:“这次我们服了!”

其实,张晓博的书法并不只局限于柳体。大家不妨看看文中的其它作品,均是出自张晓博之手。大家不妨再来欣赏一幅张晓博的行书作品《兰亭序》。

这幅行书兰亭序是张晓博9岁时的作品。相较7岁时的柳楷,此时的张晓博,书法用笔已经老练了许多。更难得的是,这幅《兰亭序》,竟是张晓博背临下来的。这幅《兰亭序》虽然没有王羲之的潇洒流畅,却让人感受到书法的严谨和规范。专家时常用章法来衡量一幅书法作品,而张晓博的这些作品,不论是字体结构还是笔法特点,全都可圈可点。可见他的书法成就,定是长时间的临帖磨练出来的成果。

我国出过很多书法神童,但是如何让这些书法神童,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书法大家,确实是一门值得研究和思考的课题。如果不临摹碑帖,长此以往,必将成为江湖体。可是,若只一味强调临摹碑帖,又难以形成自己的书风。到底应该如何取舍?又该如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些当是每位书家需要思考的问题。毕竟人的成长,包括书法的练习,总有一天会遭遇瓶颈的。张晓博毕竟还小,可塑性极强,还处于成长期的他,应该如何引导?笔者认为,这点才是他应该思考的方向。

不过话说回来,一个小学生能写出这样的书法作品,已经是惊为天人了!希望张晓博不要被名所累,应该不忘初心,立志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往期回顾】

真假孙悟空,被打死的真是六耳猕猴?三个细节已暗示,答案很意外

易烊千玺写了一幅瘦金体,字体清秀俊雅,专家却说:没有味道

孙悟空有72变,二郎神有73变,他到底多了哪种变化?

《圣墟》中的“花粉帝”到底是谁?答案只有一个,不是女帝

赵丽颖的硬笔字清秀可爱,还被收入汉仪字库,专家:还是专心演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