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我们非常羡慕小孩子,因为在孩子的眼里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们对于自己不喜欢不爱的东西就会勇敢的说不。

但是渐渐长大之后,我们就发现那些“不能”“不行”“不对”“不可以”的话却难以说出口。生怕因为拒绝别人而得罪人,怕别人不开心,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那么,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呢?

在医学上,“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这种讨好性的人格,当拒绝别人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好像是犯了天大的错误。而且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回复少了就绝对是敷衍,别人回复多了又怕别人嫌麻烦,斟酌好久才会措辞,生怕引起别人的不满等等。

就是不管是大人,我们身边有很多孩子也有这样的情况,在父母的眼里这样的孩子简直就是别人口中的好孩子,听话又懂事,殊不知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活的很辛苦!

为什么孩子会有“讨好型人格”?有这些特征的孩子,都是父母害的

孩子长大之后之所以会成为讨好性的人格,是因为这样的孩子在小的时候经常受到父母的打骂。

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对于父母的打骂是非常害怕的,如果父母的指责和批评比较多,他们就会非常的害怕父母,慢慢的就会丧失安全感,就会采取讨好父母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孩子们会放弃自己的性格,去迎合父母,做父母喜欢做的事情,想着父母觉得自己好了就不会打骂自己,所以就形成了讨好性的人格,很多父母觉得这样的孩子是懂事了,但事实上并不会这样。

那么,该怎样判断孩子是否有“讨好型人格”呢?

1、是否有自卑的表现

如果孩子是讨好性的人格,那么他内心深处是非常自卑的,对什么事情都非常的抗拒

他们非常缺乏自信,不敢大声说话,生怕别人的目光聚集在自己的身上,不敢说出自己的心声,怕受到嘲笑,所以性格也会慢慢的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变得越来越自卑。

2、是否渴望别人的关爱

对于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们来说,他们觉得自己被爱是一种奢望,为了能够得到别人的关注,哪怕是自己受委屈,哪怕是自己不喜欢这样的方式,他们也会去做。

3、缺乏沟通能力

讨好型人格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善于与人沟通,如果是网购的话,他们会自己翻半天去看尺码,看标注,也不愿意去麻烦客服,即便是自己穿着不合身也懒得去换,因为他们不善于与人沟通在逃避,觉得麻烦别人是不好意思的,所以就将就着了。

那么,家长该怎么避免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呢?

1、给予鼓励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家长朋友们不要拿着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孩子的花期都不一样,所以说家长朋友们要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时常的鼓励和认可孩子。

2、给孩子安全感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得到了父母的认可,孩子们就会觉得自己有了坚强的后盾。

父母是孩子前行的道路,因为他们觉得不管怎样父母都会支持自己,认可自己,所以孩子们就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未来的风雨。

寄语:

我相信每个父母都是非常爱孩子的,但是有一些父母却将自己的爱明码标价,孩子做了多少就会给多少爱,孩子考了多少分就会给孩子多少爱。

甚至有一些父母会觉得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对不起自己的祈祷,擦黑孩子贪玩闯祸,对不起自己的期望,种种压力以及负面情绪都压在孩子的身上,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怎么做都是错,时间一长就容易形成讨好型的人格。

其实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危害的,家长朋友们尽量要避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