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人推薦藍牙音箱的清單,個人其實都不大滿意的,廣告太生硬了。

要知道藍牙音箱本身是個寬泛的概念,除了便攜式的還有臺式的,甚至還有穿戴式的,當然還有很多人從來不說的有源的2.0書架箱。

有些人爲了打廣告,就直接不分特定條件的一鍋燴,甚至我覺得很多人就沒玩過幾款藍牙音箱就瞎推薦。

個人不才,玩的藍牙音箱沒100款也有七八十款了,這裏從聲音附帶便攜的角度來分享幾款靠譜的供各位參考。除了上述使用場景,個人還有個限定條件,那就是品牌。

而且個人選的品牌又不一樣,必須是做音響有分量的品牌。爲啥,因爲你追求的是聲音,做音響出身的必然有其優勢。

DALI/達尼 KATCH巧悅便攜藍牙音箱

這款藍牙音箱有點冷門,但是達尼這個品牌可是赫赫有名,於1983年成立於丹麥,歷史較短,但在商業上和專業上都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在國內穩紮穩打、佈局較深,赫赫有名的型號就是達尼皇太子;在技術上精於高頻,擁有革命性的高頻模組技術。

這款便攜式的 KATCH就沒有其皇太子的十分之一有名了,估計跟品牌市場戰略有關,一來外觀像極了其老鄉B&O的作品,二來2580元的售價實在太高,那還是三年前的價格,如今價格已經來到1800左右,不過市場反應仍然冷淡。

再說KATCH產品本身吧,268x1380x47mm的三圍不大不小。個人其實不怎麼看好這種扁平式的便攜藍牙音箱,攜帶是沒問題,但是太擔保影響聲音。不過達尼KATCH厚度差不多5cm,加上全金屬邊框和金屬柵格網和1147克的重量亦能彌補體型缺陷。

單元架構上,KATCH擁有2個21毫米軟球頂絲膜高音單元+2個3.5英寸的鋁合金中低音單元以及2個被動振膜,同時還擁有2個25瓦特的D類功放,有着典型HIFI廠商做藍牙音箱的特點,機身雖小,架構不減。

相比傳統便攜藍牙音箱,達尼KATCH的聲音還是有些個性的,有純淨模式和溫暖模式,不僅有出色的中低頻,高頻還略有講究,樂感較爲突出,至少在聲音上它是不給達尼品牌摸黑的,無奈市場反應太過慘淡。

除此之外,其4.0藍牙同時支持APTX,內置2600毫安鋰電池,同時支持AUX輸入和接聽電話。

KEF MUO藍牙音箱

這款藍牙音箱不算冷門,但是有點奢侈,原因有二。其一上市時售價過三千了,經過四年冷卻,現在998元即可到手;其二此款便攜藍牙音箱設計出自工業設計大師Ross Lovegrove之手,這哥們給KEF設計的落地箱MUON售價高達150W,而前者就是後者的迷你濃縮版,這點在外觀上即可參見。

再說誕生於1961年的KEF,英國殿堂級品牌,這兩年風頭略顯疲態,但依然是市場的香餑餑。本身就不缺乏各種技術加持,比如聞名世界的同軸共點單元;再加上在商業上KEF是比較有市場敏銳度的,既有出色的造型,又能及時把無線技術運用其中,其產品是很受年輕人歡迎的。

但是很多人忽略了KEF其實在監聽方面亦是相當厲害的,本身創始人就是從BBC出來的技術主管。估計老人家也沒想到,KEF在後來能與時俱進成爲年輕人的寵兒。

回到這款MUO便攜藍牙音箱本身來,機身前臉、後背均爲金屬材質,兩側爲ABS材質,機身小巧精緻,重約800克,配色極爲豐富,我估計它給大部分人的視覺衝擊力和質感是超過BOSE SOUNDLINK MINI的。

單元架構方面KEF MUO內置兩個全頻同軸共點單元加一個長衝程被動低音振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其實只有一個同軸共點單元是發聲的,另一個同軸共點單元則是輔助被動低音振膜的,這一點沒拆過機的人可能不會注意到。所以在聆聽時,橫着擺放沒有豎着擺放好聽,而豎着擺放纔是正確的姿勢,而且設計的初衷其實更喜歡是買兩個配對的,畢竟MUON就是一對落地箱。

但你千萬別覺得有偷工減料之嫌疑,這裏同樣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所謂同軸共點單元就是單個單元處在同一中心點,這樣相位非常準,而且格外有穿透感,清澈動人;第二,MUO的獨特設計是在加強低頻,它的低頻厚實而溫暖,兩者配合其聲音個人認爲是所有便攜藍牙音箱裏最好聽的,若不是當時賣的太貴,它早已取代BOSE SOUNDLINK MINI的神壇地位。

當然說到這裏,它也是有缺點的,缺點就是它只適合近距離聆聽,拿到室外其聲場的劣勢就暴露了,要想彌補就得買一對組成無線2.0立體聲。而且和BOSE SOUNDLIN MINI一樣,機身機身在室外不佔優勢,容易刮花。

藍牙方面,作爲2016年上市的產品,MUO同樣是4.0版本,支持APTX,電池容量個人沒查到,個人使用續航輕鬆達到12小時。

Klipsch傑士GROOVE PM20

有總統音箱之稱的傑士其實有三四款主打的藍牙音箱,不過我很想推薦這款迷你的GROOVE。同樣上市2016年,GROOVE的命運有點捉摸不透,當時上市價是1299元的樣子,活動促銷都是半折促銷,市場反響還算不錯的,不過這會我在搜的時候官方已經沒賣了,感覺是給新款的GROOVE讓路了,不過後者我沒玩過。

再說傑士,這幾年因爲把產品線擴展到消費級來,所以在國內的推廣比較猛,反而讓人忽視了它在HIFI音響界的地位。創立於1946年的傑士是個老炮了,憑藉着獨家的號角技術一直是音響界的常青樹,美國不止一位總統的辦公室裏用的都是它家的產品,奧巴馬更是其忠實粉絲,所以有總統音箱的美譽。

再說產品吧,這款GROOVE PM20在這個榜單裏算是最不起眼的,就像是一塊黑磚,重約0.8公斤。不過和很多迷你的方塊藍牙音箱不同的是,它的架構是由一個3寸長衝程全頻單元和兩個被動振膜單元組成,單元架構緊促,但聲音不缺層次感和量感,風格比較適合節奏鮮明的打擊樂。

它的優點是聲音,它的缺點則是外觀雖不大卻不夠便攜,但仍然可以進入此榜單,畢竟它是傑士,只是我都不懂爲啥官方不賣了。

Teufel RocksterGo

這款稱爲小魔盒的德國便攜藍牙音箱算是新品,去年年底纔出來,算是傳統便攜藍牙音箱的集大成者。

在說產品之前還得先看品牌,和本榜單裏其它品牌略有不同的是,Teufel並不算HIFI音箱品牌,它的主業是家庭影院,即使爲數不多的藍牙音箱也是大個的戶外音箱,這款便攜的小魔盒同樣是濃縮版。而不管是家庭影院還是藍牙音箱,成立於1979年的Teufel在德國乃至歐洲的銷量都是領頭羊級別的,要說權威,只能是它的家庭影院產品是歐洲THX認證數量最多的。

小魔盒的單元架構是有兩個45毫米全頻單元加一個60mm的金屬被動振膜組成,機身形狀獨特,配色單一,頂部、底部以及背部厚實的橡膠墊讓它有着明顯的戶外元素,防水能力高達IPX7級,機身前方開放式被動振膜浸泡在水裏亦能工作。

爲什麼推薦它而沒有JBL同類產品,原因是小魔盒的使用場景是兼具室內和室外的,其機身底部有一個通用的M4接口,接上三腳架就能明顯改善中低頻的醇淨度,放在桌上無論組成無線雙聯還是分頻線雙聯都是1+1>2的設計;

在音質上小魔盒有着較大的聲場,低頻的雄渾明顯超越機身體積,人聲潤澤飽滿,音量越大其中低頻優勢越大,所以加上三腳架是它畫龍點睛的設計,也是便攜藍牙音箱裏的創意,凡是對聲音有追求的設計都在避免便攜藍牙音箱因爲體積限制造成的共振效應,這一點小魔盒用最樸實的設計做出了最切實的效果。

聲音之外的功能上,除了無線雙聯配對和分頻線有線連接,小魔盒還支持AUX輸入和外置DAC功能、消噪通話以及語音助手,4400毫安的續航也是足夠大;藍牙方面則是4.0版本,同樣支持APTX,最關鍵價格很美麗,日常價749元,活動價699,618特價619元,性價比讓它大有前途。

尊寶JAMO CUB

最後出場的是售價249元的尊寶迷你藍牙音箱CUB,俗稱小方盒。看到這有人會說這種玩具也值得拿出來說麼,個人也曾猶豫過,畢竟跟上述幾款比起來它不在一個檔次。不過想到這種超迷你的還是有很多人買,那不如看看我推薦的再說。

如果只是看產品和功能,尊寶CUB確實沒太大差別,防摔防刮的橡膠機身、IPX5級的防水、五彩繽紛的配色,賣的就是個外觀和便攜。

不過尊寶在衆多同質者的基礎上有了新的創新,結合了當下最時髦的TWS+方案,兩個CUB可以像TWS+真無線耳機一樣玩耍。

在聲音上,則是有尊寶的專利技術實現低音動態增強,可以說在這種就是聽個低音的超迷你藍牙音箱裏,它是最出衆的。

它的問題是來的晚,要知道尊寶可是最早進入內地的國際音響品牌,現在主業幾乎成了AV音響,這個時候再來喫這口顯得有點與時代脫節。

我一向不推薦這種超迷你便攜藍牙音箱,不過各個品牌的銷量還是很可觀,真要買,我還是推薦尊寶這款,如果可以,一次買兩吧,體驗體驗首款TWS+迷你藍牙音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