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市场上比较久的老股民而言感受最深的就是2015年股灾以来市场风格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市场普涨的行情越来越少了,个股分化也越来越明显。

比如在2017年同期的时候,大盘沪指平均指数在3250点左右,而现在指数不到3000点,但是很多个股都是创出新高的,有人统计出2017到现在即使指数下跌但主动管理的偏股基金上涨了31.14%。另一面是大部分散户投资者都是处于亏损的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1、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实在20世纪40、50年代,美股投机严重,当时市场上超过90%的部分为散户持有。但随着证券制度的完善,对投资者的专业知识很高,而大部分散户没有这种能力,在上市公司业绩暴雷和退市中被市场淘汰掉。

举个例子,从1980年到2017年美股退市公司数量达到14183家,而目前上市的仅有5424家,退市公司占比高达72%。而我们的沪深两市退市占比仅仅只有0.3%和0.1%。但随着我们证券市场制度的完善,这将是我们必走的路。

2、心态过于浮躁,过量交易。我们知道即使我们是低估买入一支绩优股,短线赚钱概率其实不高,但持有时间越长赚钱的概率是越高的。但是市场上大部分投资者投资心态过于浮躁,恨不得抓住市场每一个波动,赚足每一分钱,结果被市场狠狠打脸。

例如根据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年鉴(2018卷)》,散户用20%的资金量贡献了80%的交易额。

换手率是机会的4.3倍,但赚的利润不到机会的30%。

3、没有足够的能力研究手里的票。一是没足够的时间研究,大部分投资者都是上班族,根本没有精力进行深入研究。基本上还是停留在靠感觉听消息做股票的阶段。另外没有专业的知识进行行业成长性和公司财务以及估值等基本面研究。这样凭运气炒股很容易踩雷。

那么面对日益机构化的市场,普通投资者该怎么办?

1、顺应市场,与机构投资者为伍。对于大部分普通投资而言,选择基金投资比选择直接投资股票会简单很多。选基金只需要研究基金经理,而股票投资要难很多,需要很多专业知识。就拿2019年来说公募基金最高年内涨幅达到121.69%,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达到39.69%,机构收益远超普通散户收益。

2、学会选基金。

一是看选的基金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盈利的能力,短期的盈利有可能有运气的成分,长期持续稳定盈利是选出好基金的重要标准。

另外看基金在行情不好的时候赚钱能力或者控制回撤的能力如何,好的行情大部分散户都可以赚钱,而能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依然能赚钱,这点非常重要。

还要看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目前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来看,能够持续稳定盈利的就是价值投资了。打板、炒概念等短期可能暴利,今天赚明天亏很难形成复利增长。

投资这条路有时候看起来很难,其实又很简单,只要你往正确的路坚持下去,你会慢慢变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