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趣說史事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詩聖杜甫對孔明先生的評價,也是對於諸葛亮的一生最貼切的詮釋。《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似乎無所不能,軍事政治一把抓,還會夜觀天象預測吉凶,關於他的這個能力在《草船借箭》這一章回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在三天內沒有任何原材料的情況下造出10萬支箭,諸葛亮另闢蹊徑,在預測到第二天清晨江上會起大霧的前提下,前去“詐”了曹軍10萬支箭。但是諸葛亮明明有預測天氣的本事,爲什麼在後來的上方谷戰役中反而因爲天氣的原因而放走了司馬懿一家呢?難道是天意已經不再中意諸葛亮了嗎?這兩個戰役的結局截然不同的猜測有以下:

一、諸葛亮算準了天氣,但是卻無奈於時局。上方谷突降大雨是因爲上方谷入口窄,腹地闊,兩邊高,中間低,這種地形不利於空氣流通,一旦谷內起火,氣溫開始升高,貼近地面的空氣迅速受熱膨脹上升,上層以及周圍冷空氣則收縮下沉,形成強烈對流的山谷風,因此出現了狂風大作的現象。同時,水汽凝結形成傾盆大雨。這樣簡單的地理現象不可能難倒足智近妖的孔明先生。只是當時諸葛亮時局已經不容許諸葛亮找到戰爭的突破口,他只能賭一把“不測風雲”,但他失敗了。

二、草船借箭只是杜撰的故事,誇大了諸葛亮的能力。草船借箭的故事只是在《三國演義》中出現過,在真正的歷史資料中是沒有出現過的。一個作家的筆總會對自己偏愛的人物多多着墨,也常常會藝術性地誇大人物的特點。但是上方谷戰役是現實的戰役,藝術性的添加較少,兩相對比之下就會顯得前後不統一。但是諸葛亮滿腹經綸,足智多謀的形象已經深深刻在很多人的腦海中,這種猜測很少人接受。

三、草船借箭是蜀漢政權最強盛的時候,而在上方谷戰役蜀漢已經窮途末路,無力迴天。上方谷戰役是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的戰爭,之所以是最後一次,因爲諸葛亮在這場戰役不久之後就病逝。草船借箭是蜀漢政權最昌盛的時候,那時候劉備還意氣風發,諸葛亮做事也更加能夠手握勝券,因此有了草船借箭的傳奇。但是在上方谷戰役中,蜀漢政權在劉備死後已經變成一個空殼子,變成了一個普通勢力,上方谷戰役的失利也代表了蜀漢政權正式退出歷史的舞臺。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很多人都覺得諸葛亮的能力足以預見上方谷戰役的天氣變化,只是很多時候,歷史有其慣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時代已經要逐漸落幕了,總會有勢力先後退出歷史舞臺。蜀漢政權在劉備死後積弱已久,不幸成爲了第一個落幕的角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