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记》文采飞扬,写得最好的,最吸引人的,是其中带有悲剧性的历史故事。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史记》中感人至深的悲剧性从何而来。

作者是作品的创造者。在分析任何作品前,都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孟子说“知人论世”,了解司马迁的生平,能对我们理解《史记》有所启发。

司马迁的家族有着优秀的修史传统,司马迁从小耳濡目染。父亲司马谈就是优秀的史官,司马迁从小就接受父亲 “世典周史”的思想。父亲的临终遗愿,也是希望司马迁能继承本家族修史的良好传统。实际上,《史记》的撰写,也可以追溯到父亲司马谈。

司马谈最早萌生了写一部纪传体通史的想法,但没有完成就去世了。父亲去世时,司马迁35岁,正是想成就一番事业的时候,于是他接下了父亲的接力棒。

司马迁创作《史记》

肩负起修史使命的司马迁,一向敬佩先秦史官的优良传统。因此,《史记》中体现的“其言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特点,也是他对先秦修史传统的继承。

司马迁的个人际遇是大家聊得比较多的话题。“李陵事件”是司马迁仕途的重大转折,也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极大打击。

生活中发生不幸,思想上也会相应产生变化。这一变化,使得《史记》浓郁悲剧色彩的形成成为必然。在蒙冤入狱,遭受非人对待后,司马迁凭借顽强的毅力,发愤完成《史记》,将贯彻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愿望的《史记》当作自己诸多思绪和情感的寄托。

遭受大难后,司马迁对人生价值、生命存在与消亡,等重大人生问题的看法产生了变化,变得更加通透。正如鲁迅先生所讲:

(司马迁)发愤著书,意旨自激……故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遭受巨大痛苦的司马迁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以超凡的毅力继续书写《史记》,完成父亲的嘱托,完成继承前代修史传统的伟大理想。所以在遭受这个重大的人生灾难后,《史记》的书写倾向发生了变化,这一倾向与之前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在他的《报任少卿书》中有着鲜明地反映: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

司马迁将创作《史记》看作是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看作是对过去修史传统的继承,看作是自己存活于世间的目的所在,看作是自己对逝去先人的交代,看作是可以流于后世的凭证。

“成一家之言”是他对自己修史目标的阐明,意为创造出有异于从前各家著名学说的、创新的看法、思想。司马迁做到了,他的主张对后世修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司马迁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打击后,对《史记》,尤其是其中的悲剧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记述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可以更好的表现悲剧人物积极进取、与命运不断抗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英雄气概,成功地塑造悲剧英雄的形象。进而使得《史记》的悲剧性更为突出。这是司马迁个人因素对《史记》创作悲剧性的影响。

此外,西汉当时的社会历史风貌也促成了《史记》悲剧性的形成。

作为一部史书,《史记》如实地记述历史,这就决定了它不得不充斥着满满的悲剧。因为历史总是在曲折地前进,而前进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充斥着许多沉重的色彩。大到王朝更迭,政权交接,变法改革;小到个人生存,前途发展,实现抱负,都不会太过平顺。

《史记》中的众多英雄人物,都以身为个体的人的存在,在滚滚而来又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面前,英雄们显得微乎其微。他们的追求,一旦与大势相左突就很难实现,自然而然也会表现出悲剧性。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漫长的历史,经历了不可胜数的变革,然而,变革不会是平静无波的,必然充斥着流血与牺牲,历史也不是快速前进的,而是在众多乱象中艰难地向前。历史由人书写,这就注定了历史的进步必然是悲剧色彩浓郁的。《史记》作为一部通史,记载了黄帝至汉武帝时期30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之中必定包含强烈的悲剧性。

司马迁所处的西汉王朝的风貌影响和塑造了他的思想,进而对《史记》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当时的西汉王朝无比强大,在继休养生息之后出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治世——“文景之治”。等到汉武执政,国富民强,西汉王朝走向鼎盛。身为作者的司马迁对先秦时代的学术环境、君臣关系等十分向往。但是西汉不是春秋,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帝国,高度的中央集权使得思想上的控制更为严重。司马迁的个人理想与现实是格格不入的,这也就使得他无可奈何地遇到了“李陵事件”。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个巨大挫折,也有益处,它成就了司马迁的《史记》,使得他认清现实,使《史记》具有了无与伦比的文学和美学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