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兩袖清風卻一事無成,張居正半生貪腐卻名滿天下?爲嘛?

在很多人的眼中,海瑞是清正廉明的道德楷模,他剛直不阿,不畏權貴,是當之無愧的好人,然而歷史上真實的海瑞,雖然官至吏部尚書,右僉都御史甚至應天巡撫,但在工作上卻幾無建樹,甚至還沒有上任,屬下就跑了十之七八,紛紛請辭,留下來的十之二三也整天和他唱對臺戲,集體彈劾他“率性用事”。

活生生的事例表明:海瑞是個清官不假,但他做不到和光同塵,在職場曲高和寡的人,根本沒法搞團建。

事實上,海瑞終其一生都沒有太大的作爲,他留下來的歷史遺產只有一篇《治安疏》,就爲了這一篇文,他還差點被皇帝賜死。

然而海瑞活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是清官,是道德楷模,是所有大明官員的典範,但海瑞終其一生也僅只是止步於此,因爲就算他真的想“實心用事”,也很難得償所願。

和孔子終生追求“恢復周禮”的心態一樣,海瑞畢生都想“恢復祖制”,他想恢復啥“祖制”嘞?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的嚴刑峻法,例如貪污五十兩就“剝皮萱草”,例如偷盜累計三次者砍手等(類似於現在的沙特),我們知道朱元璋當初殺貪官是不遺餘力的,然而直至朱元璋駕鶴西去,明朝官場的貪腐也僅只是略有緩和而已。

海瑞歷經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四個皇帝,明朝吏治從未能激濁揚清革故鼎新,仍然是病懨懨的狀態。

反腐倡廉是個制度性問題,現在我們知道“把權力關進籠子裏”,然而這種認知對海瑞來說根本就是“荒謬絕倫”的無稽之談,他不會信這個,他只是想用嚴刑峻法將犯錯誤的官員趕盡殺絕,一個不留。

在海瑞心目中,浩然正氣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這種思維類似於某些極端組織的信條,喜歡用宗教層面的道德優勢藐視世間萬物,並喜歡用暴力解決一切問題。

事實上,即使你佔據了道德制高點,但辦事然並卵。

再說張居正。老張是權臣不假,但並不能說他“半生貪腐”。他私德有虧被人詬病的只有兩個方面:縱慾和奢侈。

據說老張和萬曆的老媽李氏發生並保持了不正當關係,同時老張還有一個超級座駕:需要十六個人才能抬起來的大轎,內中有書房、臥室、會客廳,甚至還有廁所和宴會廳,這個十六抬大轎是名將戚繼光送給他的壽禮。

目前正史中並未有明確的有關張居正貪腐的記錄,不過政敵“賜予”他的罪狀總是琳琅滿目,例如申時行就曾在一封奏疏中提及張居正“日御十女而不疲”,因爲他“私藏金丹”。

拋開這些花邊新聞和八卦,我們回到本題目。

張居正首先是個政治家,而不是靠緋聞博取熱度的網紅,所以我們看他的政績就好,其他的可看可不看可也。

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和考成法,對大明的財政稅收和吏治整頓功勳卓著。如他這樣大刀闊斧的改革,難免會冒犯一些人的尊嚴,使之利益受損,不過相對而言,即便是張居正有一些缺點短板,但他辦事雷厲風行,措置裕如,能將萬曆初年千瘡百孔的財政問題化繁爲簡,並將沆瀣一氣的官場搞的雲開月明,僅此一點,他無愧於中國最好改革家(魯迅語)的殊榮。

兩相比較,海瑞是道德楷模,但辦事能力很差勁,所以在職業生涯中難有建樹,他是被動的道德標兵,屬性和吉祥物沒啥兩樣,而張居正是實心用事的權臣,他不只是要做具體的方案和庶務,還要運籌帷幄,掌舵大明官場的方向乃至整個權力中樞的核心運作。

總起來說,反腐最終要靠制度建設,而不是偶像派的“真情演繹”,因爲後者會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容易人亡政息,水過地皮幹,而制度建設或可永葆功效。

綜上所述,張居正能有所成就,是能力使然,即便是死後被政敵和小人清算,他仍然是當之無愧的偉大的政治家,而海瑞嘛,確實是個清官,但他一生做過九次新郎官,用休書逼走了兩任妻子,因爲女兒接受僕人給的一塊餅子而將女兒罵的絕食七天活活餓死,而他自己納妾六次,年逾七旬的時候還娶了一個十六歲的少女,這樣的清官,但若論貢獻的話,那就呵呵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