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也是抗日神剧?因为他用普通步枪500米爆头日军?

国产剧中,似《亮剑》这样让人百看不厌的电视剧不可多得,然而这部剧中也有个别情节总让人产生争议。

例如魏和尚从一群日本特种兵手上轻松越狱逃脱,例如刚开始李云龙随便打了两炮就毁掉了日军的指挥部,又例如本文中提到的“普通步枪500米内爆头日军”。

《亮剑》中,赵刚用汉阳造步枪150米外无倍镜爆头日军,这种“狙击效果”如何“取证”或“辨伪”,是个问题。

就像56式冲锋枪是ak47的仿制品一样,汉阳造步枪也属于仿制品,其原型是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清政府于从1896年在汉阳兵工厂开始生产此型步枪,直至1953年抗美援朝结束,汉阳造在中国军械历史上有五十多年的存在历史,是中国生产时间最长的轻武器。

“汉阳造”能存续这么长的时间,并非浪得虚名。从1904年开始,汉阳兵工厂的军械技师和工人们就对这款步枪进行了尽可能的改良优化,例如将设定的尖弹改为圆弹,以避免炸膛和弹道不稳,准确率缺失,同时还去除了枪管的套筒,以上等护木取代,减轻了后坐力和弹射反应。

赵刚所使用的汉阳造步枪,已然是经过多重改良优化的最好版本。他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受过非常专业的狙击培训。在150米内用普通步枪爆头日军,没毛病。

事实上,赵刚还能在500米距离上点杀日军迫击炮手。

赵刚在《亮剑》的“狙神”技能展示过三次,第一次是李家坡战斗中枪枪命中,第二次是辛庄战斗跟李云龙打赌戒酒,第三次是在淮海战役期间甩手击毙第12兵团督战官史一全。

这三次技能展示中,第一次枪枪命中,枪枪毙命,第三次也是一枪毙命,而受到网友热议的第二次,是他在150米的距离内,用普通汉阳造步枪爆头日军,这貌似不可能的任务,实则属于实力展现。

150米的距离,其实根本不用狙神赵刚出手,独立团的“兵王”王喜奎挥手之间就能把鬼子爆头。

按当时中日两军的装备来看,无论是三八大盖还是中正步枪,在150之内的准头都是相当不错的,八路军的特等射手利用表尺射击未必枪枪爆头,但百发百中肯定不成问题。

辛庄战斗中,150米距离内爆头并非是赵刚的首秀。其实赵刚150米距离的精准射击,第一次是在李家坡之战中,用蹲姿连续爆头日军机枪手,那一次他有效的压制了敌人的火力,李云龙乐得嘴都合不拢了:“打的好!谁打的?”“你小子还真是个天才!”

《亮剑》虽然有瑕疵,但总体而言还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在抗日战争中,令日军闻风丧胆的新四军“刘老庄连”,其实就是辛庄战斗胜利突围的原型。1942年6月9日,八路军冀中军区第22团在刘老庄与上千名鬼子伪军激战经日,给敌人以严重杀伤后,利用夜色分两路突围,踏着鬼子的尸体扬长而去。

这次战斗中某连的表现就被写入了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的《纪念册》中。

在这次战斗中,22团培养的特等射手发挥了巨大作用,一名班长隐蔽在被炸塌的工事下面,七枪连毙七敌,有效遏制了敌人的进攻势头;一名副连长在500米距离上,一枪击毙日军机枪手,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士气。这位八路军副连长可以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干掉机枪手,身为狙神的赵刚为什么不能曝头架炮的鬼子?

事实上,八路军由于弹药匮乏,非常重视精准射击训练和特等射手培养。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的林彪为此特别下达了指示,师属各部必须培训出一些神枪手,这些战士的的步枪都是精挑细选的好枪,配备比普通战士更多的子弹,战斗中主要负责射杀日军的军官、机枪手以及炮手。

八路军50多岁的大龄老兵裴天来,号称“冀东八路军里单兵打死鬼子最多的人”,攻打日军碉堡和炮楼时,几乎枪枪打进射击孔报销鬼子机枪手,那么小的碉堡射孔,瞄准起来跟爆头有什么区别?

赵刚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期间经过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并且具备优异的射击天赋,无论是用三八大盖还是中正步枪,表尺一立,在150米距离上狙杀鬼子绝非难事,尤其是鬼子的“帝国军帽”更是瞄准的绝好目标;不过500米的距离在没有瞄准镜的情况下,客观来说并非不可能,但着实需要点运气,另类君深思熟虑后认为:未必能百发百中,但命中率不低于90%。

而事实上,赵刚当时如果使用中正式步枪的话,会更加大放异彩。可惜的是限于国力,中正式步枪一直难以大规模量产,饶是如此,对赵刚而言,汉阳造已经足以在500米内爆头鬼子了。

忍不住说句题外话:1937年淞沪会战。中正式步枪首次出场,它让日本人很快领教了这种加强版汉阳造的神威,大吃苦头的鬼子于是剽窃中正步枪的性能参数,马不停蹄的研制出九九式步枪,作为三八大盖的升级产品,这应该是世界近代枪械发展历史上仿制最快的的山寨产品了吧。

现在抖音上有人说“大力出奇迹”,有些道理,而事实上,在抗日战争中,不只是大力,顽强的意志和个人天赋,也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淞沪会战7年后的1943年,在胶东半岛一场战斗中,日军战机俯冲轰炸时,18岁的年轻战士宋春岭端起了中正步枪,果断瞄准飞行员,也是一枪爆头。

这个不是抗日神剧,是正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