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8月23日,反清志士,国民党元老,教育家,医学家,大汉奸褚民谊在表面从容不迫,内心慌乱无比的矛盾心理下,被依法枪决。

褚民谊的人生成长经历和古代普通名士基本套用了同一个模板:少年时期忧国忧民,敢说敢做;青年时期,挨了社会的毒打后,开始渴望权力;壮年时期,被官场同化,开始和光同尘;老年时期,自感看破世事,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27岁之前的褚民谊,是一个标准的有志青年。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攻读政治经济学,积极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1906年,他与张静江在新加坡加入了同盟会,成为了国民党的元老之一。

在法国,他与蔡元培等人创办印书局,以笔为刀,努力推翻清朝这一落后统治。

1911年武昌起义后,褚民谊回到上海,准备大干一场。可惜南北议和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褚民谊只好退出政坛,前往欧洲继续学习深造。在上海期间,他人生中有一个关键点,遇人不淑结识了汪精卫。

1912年到1926年期间,褚民谊和蔡元培、汪精卫一起组建华法教育会,积极支持留学生;创办了巴黎中法大学,研究兔子生殖系统,获得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得诨号“兔阴博士”。

他还研究中国武术,创造了太极操和太极球,还提出了“科学化之国术在于合于力学与心理学,将就生理与卫生”这一先进理念。

1926年,褚民谊自感完成了传统名士出仕之前的养望过程,走向了仕途,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九一八事变”后他出任行政院秘书长,专职向汪精卫汇报工作。

虽然因为工作能力太差,经常被汪精卫痛斥“滚”,但他自己我感觉非常良好,逢人就说,汪精卫把他当自己人,才会亲切地叫他“滚”。

《异常生物见闻录》书友才明白的配图

褚民谊的内心可能看不起工作上的那些俗事,把推广踢毽子,放风筝,唱昆曲这些当作雅事,还经常调戏女运动员,活脱脱一风流名士。

1937年,上海沦陷后,褚民谊在汪精卫的运作下,欣然成为了汪伪政权行政院副院长兼职外交部长,主要业务就是与日本人打交道,在一些汪精卫都不好意思签的文件上签字。

褚民谊之所以如此热心地为汪伪政权做事,是因为他判断此时的重庆已是瓮中之鳖,溃败只是时间问题,为了自保只能如此。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褚民谊才恍然醒悟,急忙给蒋介石发电,希望继续效忠。没多久,蒋介石亲信,国民党头号特务头子戴笠给他回电,可从轻议处。

当褚民谊在广州被国民党抓捕时,他才明白,特务头子的话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信,可惜为时已晚。

在审判褚民谊的法庭上,他狡辩称,之所以要效命汪伪政权,是要保民,但他所有的卖国行为都是出于自愿,所以法庭一审判处褚民谊死刑。

为了保命,褚民谊拿出了最后的手段,他说他有一个珍藏多年的宝贝,愿意献出来,将功赎罪。军统特务满怀好奇心去褚民谊家中取宝,结果宝贝只是一个泡在福尔马林里的肝脏。

原来,褚民谊在南京为汪伪政权效命时,利用职务之便,将存放在灵前的孙中山的肝脏给偷了出来,并妄想用这副肝脏当作保命符。

褚民谊的行为激怒的全国人民,人们对这种无耻盗窃行为相当愤慨。结果保命符成了催命符,褚民谊被国民政府执行枪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