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11月19日,一份罕見的購地協議在北美誕生了,這份協議規定加拿大將以30萬英鎊購買哈德遜灣公司擁有的魯伯特地區和西北領地,這塊土地從拉布拉多半島一直延伸到阿拉斯加地區,其大小約爲現今加拿大總面積的3/5。那麼這次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土地交易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這還要從哈德遜灣公司的誕生說起。

哈德遜灣公司成立於1670年,該公司擁有對所有流入哈德遜灣的河流所流經地區的皮毛貿易壟斷權,除此之外,其還擁有制定法律、審理案件、組建軍隊和建立軍事堡壘等權力。至1821年,經過一個半世紀的博弈,哈德遜灣公司接連挫敗法蘭西王國和西北公司的進攻,確立了北美皮毛貿易霸主地位,並控制了六百萬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這塊土地北至北冰洋,南至美國俄勒岡州和五大湖地區。

1)清除法國勢力

哈德遜灣公司的成立是英法多年來在北美洲爭霸的結果,英國人試圖分別從北面的哈德遜灣和東面的十三州殖民地向內陸推進,奪取法國人控制的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地區。1713年,隨着《烏德勒支條約》簽訂,法國人從哈德遜灣西岸的所有堡壘中撤出,並交出了武器。1755年,英法兩國爲爭奪歐洲霸權和北美洲殖民地再次發生大規模衝突,七年戰爭爆發了,結果此次大戰以法國喪失所有北美大陸殖民地告終,自此英法殖民者爭奪北美皮毛貿易控制權的時代結束了。

2)兼併西北公司

徹底清除法國勢力後,大量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遷入聖勞倫斯河河谷,他們與當地的法裔皮毛商人合作,組成了一個新的皮毛集團西北公司,西北公司沿着當年法蘭西商人的足跡,繼續挑戰哈德遜灣公司的貿易壟斷地位。西北公司的盈利依靠的是持續地探索未知區域以獲取新的皮毛資源,這種模式一方面使西北公司控制了北美西北部78%以上的皮毛貿易份額,另一方面則意味着越來越長的交通線和呈螺旋狀上升的運輸費用。曠日持久的競爭大幅增加了西北公司的運營成本,最終在英國政府的斡旋下,兩個公司於1821年合併,在新公司內,原來的哈德遜灣公司掌握領導權,而原來的西北公司則獲得了相應的經濟補償。

總之,經過一百多年的競爭和發展,北美西北部的皮毛貿易終於統一到一個公司的手中。此後,全新的哈德遜灣公司一方面將目光轉向南方,以各種手段阻止美國皮毛貿易商的競爭,另一方面則不斷開拓木材加工、糧食生產、礦產開採和捕魚業務,以增加經濟來源的多樣性。但進入十九世紀中後期以後,連挫強敵的哈德遜灣公司卻決定出售其擁有的全部土地,1869年,剛剛成立不久的加拿大自治領以30萬英鎊的價格購買了廣袤的魯伯特地區和西北領地。至此,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土地交易誕生了。那麼哈德遜灣公司此舉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首先,特許公司的發展模式逐漸脫離了時代要求。

特許公司是擁有權力機關授予的特許經營權的一類商業組織,在海外殖民時代,歐洲各國扶持建立了大量的特許公司來探索新大陸和未知區域,其中最廣爲人知的當屬英國的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這些特許公司依靠官方授予的專營權進行跨國壟斷貿易、探險和殖民等業務,而國家則通過特許經營的模式規避投資風險和拓展海外勢力。特許公司是伴隨着殖民擴張而產生的,當然也會隨着殖民地獨立運動的興起而消失,因爲殖民地獲得獨立或自治地位以後,由宗主國扶持建立的特許公司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合法地位。

其次,隨着殖民地的發展和行政事務的增多,特許公司的組織架構已經難以承擔地方管理之責。

哈德遜灣公司作爲一家特許公司,其除了負責北美西北部的貿易之外,還兼領地方管理之責。但對於逐利的私人投資集團來說,殖民地的管理事務與公司的商業利益是存在衝突的。比如哈德遜灣公司需要建立數量衆多的居民點來安置大量遷入的外來移民,但居民點的建立往往意味着森林的減少和皮毛資源的萎縮。而且隨着居民點規模的擴大,公司還要投資水利、灌溉、公路、鐵路、電報和學校等民生項目,但是這些投資往往需要真正的政府架構來支撐。除此之外,外來移民和原住民之間從不間斷的利益糾葛也讓公司管理層深感力不從心。最終,飽受殖民地管理之苦的哈德遜灣公司決定出售其擁有的全部土地。

而當時的英國政府既想保持對北美事務的影響力,又不想耗費精力直接管理殖民地,所以其在拒絕接收魯伯特地區和西北領地的同時,又授意哈德遜灣公司將目光轉向新成立的加拿大自治領。1870年7月15日,加拿大自治領和哈德遜灣公司簽署的購地協議正式生效。後來加拿大政府爲了將地廣人稀的西部和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東部糅合爲整體,不惜財力修建了一條橫貫東西的太平洋鐵路。隨着鐵路全線通車,加拿大東西部之間的聯繫日益密切,而藉助此次土地交易,加拿大也獲得了成爲區域大國的資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