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是新經濟發展的風向標。2003年SARS疫情催生了國內電子商務等新經濟發展。進入移動互聯時代後,人類經濟社會生活加速向線上遷移。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直接降低了線下接觸式經濟的性價比,使一些原本因爲制度、習慣制約,存在巨大交易成本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具備了更好的經濟社會合理性,特別是無接觸式的在線經濟,在疫情期間不用鉅額補貼也能吸引到用戶。隨着用戶習慣得到快速培養塑造,潛在需求提前釋放,新經濟加速成熟。觀察風險投資在疫情期間的動態反應,分析其投資方向特徵,可以管窺新經濟發展趨勢,更好把握未來產業發展走向,提高產業投資針對性和有效性。

風險投資是金融驅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國政府高度重視以風投爲代表的技術驅動的金融科技發展,全球已有超過40餘座城市出臺了金融科技相關政策或針對性扶持措施,它們或立足金融發展科技,或立足科技賦能金融,或二者兼修。北京有科技創新基礎和金融產業優勢,二者互爲支撐、互相促進,使北京取得了金融科技發展優勢。3月6日,國家出臺創投基金減持上市公司股份新規,進一步爲風險投資鬆綁,以支持創新創業。在此背景下,發展風險投資,建設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既是北京建設科技創新中心、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鞏固金融產業發展優勢、增強金融發展後勁的選擇之一。

疫情期間觀察國內外風險投資動向分爲兩個階段:一是1月20日至2月9日,春節期間;二是2月初到現在,陸續復工復產階段。1月20日之後,新冠肺炎消息在國內全面發酵,以1月22日湖北省啓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爲標誌,之後經歷了傳統春節假期及假期的延長,國家延長春節假期至2月2日,部分省市推遲復工至2月9日,統劃爲春節階段。2月初之後,湖北以外省市陸續啓動局部復工,爲復工復產階段。

春節期間,企業爲應對疫情的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以及老百姓最關心的醫療健康行業迎來投資風口。1月20日至2月9日,國內外共發生融資併購交易169筆。從大行業分佈看,爲應對疫情衝擊,給接下來正常生產運營做準備,企業服務行業以34筆交易成爲春節期間發生融資併購事件最多的行業。從子行業看,支付、行業信息化及解決方案、金融信息化等泛信息化類項目受到投資人追捧。其次依次是主打無接觸的機器人項目以及因疫情發酵的生物技術和製藥項目等。騰訊、阿里等風投大機構分別佈局線上教育、奢侈品電商和大健康,成爲代表性事件。如,騰訊領投印度多語種線上教育平臺Doubtnut和英國奢侈品電商Farfetch,阿里健康收購天貓醫藥。

在復工復產階段,以在線辦公爲主要特徵的企業服務以及醫療健康行業持續發酵,圍繞人的生活需求的本地生活成爲風投新熱點。2月份,國內外共發生融資併購交易486筆。從大行業分類看,企業服務、醫療健康行業分別是發生融資併購交易事件第一和第二多的行業,爲99筆和75筆。據已透露的金額數據,不完全統計分別爲211億元和244億元。

從疫情下北京的風險投資動向來看,1月20日疫情全面發酵以來,截至3月4日,北京共發生風投交易61筆,其中春節階段19筆,2月9日復工以後42筆。總體與國內外風投大方向保持一致,企業服務、醫療健康是最熱門的行業,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生物醫藥有發展優勢。

一是風投投向體現了北京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通信等高技術產業的傳統優勢,也體現了在生物醫藥、智能汽車、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良好發展基礎,還體現了北京在電子商務、本地生活、在線娛樂等“三新”經濟上的可喜發展勢頭。從大行業分佈看,企業服務行業14筆,醫療健康和教育各8筆,智能硬件5筆(其中機器人子行業4筆),汽車交通、本地生活、文娛傳媒各4筆,新工業領域3筆(其中通信製造3筆),行業分佈廣。

二是北京在線辦公有發展優勢。企業服務的9個相關子行業均獲得投資,包括信息化及解決方案4筆、數據服務4筆,創業服務、財務稅務、企業安全、企業IT服務、前沿技術等子行業各1筆,覆蓋了大部分細分行業,說明北京具有在線辦公的創業企業生態優勢。

三是北京在線教育有發展優勢。教育行業的8筆風險投資,涵蓋了從早教、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以及職業培訓、語言學習、教輔設備等各細分行業,而且都是在線教育項目,顯現了北京教育新經濟的全行業發展生態優勢。

四是北京生物醫藥有發展優勢。醫療健康行業獲得8筆風險投資,包括生物技術和製藥3筆,醫藥電商2筆,尋醫診療、醫療機構、專科服務各1筆,說明北京既有生物製藥上的高技術優勢,又有互聯網醫療模式創新優勢。

移動互聯時代,線上新經濟是發展的新高地。要抓住疫情下部分在線經濟加速成熟的契機,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和放大效應,優化風險投資和創業企業營商環境,營造更好的抗擊Focus疫情視點創新創業生態,促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

產業層面,加大對在線辦公、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產業的投資和政策支持。風險投資站在技術、商業模式創新前沿,對新經濟發展趨勢有敏銳的嗅覺。要利用好其風向標作用,通過政府產業投資基金跟投、輔導上市、銀行貸款等直接或間接融資手段,出臺針對性產業政策,加大對相關產業的投資和政策支持。

機構層面,優化風投機構和創業企業營商環境。風險投資有利於高科技中小企業的發展,國外支持風險投資和創業的成功經驗通常以提供適當的稅收優惠政策爲主。一是呼籲國家加快制定專門的風險投資法,完善風險投資稅收法律體系;二是積極向國家爭取對風險投資者和風險投資公司的稅收優惠,增加風險資金供給;三是積極爭取對創業風險企業的稅收優惠,培育風險企業發展。

生態層面,加快新基礎設施建設及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培育。北京作爲事實上的全國風投和創業中心,得益於科技創新中心的技術沉澱、高科技產業基礎以及良好的移動互聯產業發展優勢。鞏固和發展這種優勢,要加強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更有利於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生長的土壤。(李金亞,202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