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说如果家中还有父母双亲在世,就要在家里照顾父母,以尽孝道,不能无故外出。即使要外出,也一定要告诉父母要去哪里,并且要及时回来,不能让父母担心。

但有时生逢乱世,也许生命都难以保障,在国家需要时候,忠孝就不能两全,本文就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抗战时期一少年,背负国恨家仇,瞒着母亲偷偷去参军,谁知这一走便是71年,家中母亲苦苦盼儿归。这个故事读起来让人潸然泪下,让我们慢慢体会。

谢春生出生在中国的一个小山村,父母有他和妹妹两个孩子,一家四口过着虽然清贫但幸福的生活。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一家人被迫四处逃亡,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无论他们一家人逃到哪里,都会受到日本鬼子的袭扰。在逃亡路上,父亲死在日本鬼子的枪口下,母亲王秀英带着他和妹妹艰难度日,几次遇到日本鬼子的追击都幸运地逃出去了,最后他们躲在一个距离家乡很远的小山村里。

谢春生15岁时,看到国民党在村里贴的征兵告示,一心想为父报仇的谢春生决心报名参军,但母亲坚决不同意,说什么也舍不得让他这棵独苗去参军。一天夜里,趁母亲熟睡之际,谢春生偷偷爬起来,含泪告别母亲和妹妹,随着国民党的部队远去。

背负国恨家仇的谢春生随国民党军队四处征战,无数次与日本鬼子血拼,尽到一名军人应有职责。随后又进行了三年解放战争,国民党失败后,谢春生也随着蒋介石匆忙逃往台湾。

到台湾不久,谢春生就在当地娶妻生子,复员后又做起了生意,家庭幸福美满,但在谢春生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心结:他日益思念留在大陆的母亲和妹妹,并且坚信母亲一定还健在。但当时大陆与台湾不能互通音讯,谢春生无法打探母亲的消息。

后来两岸关系缓和,实现了三通,台湾方面允许老兵回大陆探亲,谢春生怀着惊喜的心情回到大陆,来到了他参军前生活过的那个小山村,但早已物是人非,寻觅不到亲人的身影。

当地老人告诉他,他的母亲和妹妹可能在战争中已经死去了。但谢春生不死心,他继续寻找母亲和妹妹,但这如大海捞针,苦寻无果的谢春生只能返回台湾。

谢春生千里寻母的事情打动了无数国人,各大媒体也纷纷报道,两岸志愿者自发组织起来,帮助谢春生寻找母亲和妹妹。几年后的一天,一位志愿者打电话给谢春生,说在谢春生当年的出生地找到了他的母亲和妹妹。

谢春生满怀激动,再次从台湾赶回老家,这时他已经89岁了,就像一句古诗说的那样“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妹妹在村口迎接哥哥,71年后再相见,兄妹俩都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

谢春生赶回家中,终于见到了106岁的母亲。母亲王秀英因中风常年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头脑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但她不时喊出儿子谢春生的名字,表明这位老母亲一直在盼儿归,也许正是这个执念,让她坚持到此时不愿离世。

见到老母亲,谢春生悲从中来,内心愧疚至极,他跪在母亲床前嚎啕大哭起来,一遍又一遍地呼唤母亲,告诉她儿子终于回来了。昏迷中的王秀英睁开眼睛看到儿子,眼睛中闪出幸福的泪花。当天晚上,心愿了结的王秀英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王秀英的母爱非常伟大,她执着等待儿子71年,这足以感天动地。让人欣慰的是,虽然相隔多年,但母子二人还是相见了。这足以说明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无论到了什么时候,这份伟大的母爱都值得我们慢慢感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