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極不平凡。

疫情發展有個過程,作爲普通人,先是覺得和自己沒關係,發展到後來的逐漸重視甚至恐懼。防控疫情不能恐慌,但一定要科學防控。

無法像白衣天使一樣站到疫情防控的最前線,很多人最大的貢獻恐怕就是保護好自己了。在這個過程中,我除了給家人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外,也在網上看到了很多來自各方面的消息。在這個過程中,除了些許的緊張害怕,給我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感動了。

今天主要說說,疫情防控中令人動容、惋惜、歡欣鼓舞的親情。

患難見真情!

有一種親情,叫不給國家添麻煩,大疫面前有大義。

2月1日,我帶着口罩去買藥,看見藥店三家人員大人小孩加起來10多人正在有說有笑地喫着火鍋。看到這樣的情景,我換了一家藥店。這樣的“其樂融融”,我不贊同。

我想起了我家,爺爺奶奶膝下四輩人共72口人,奶奶走得早,自從爺爺後來去世後,我家有五六年沒有聚會了。這個春節,從去年臘月我們就開始謀劃要搞一個大型的家庭聚會,我們連包桌都訂了。在農村老家,這裏一例疫情都沒有,但一聽說有了疫情,我們在臘月29就決定取消了聚會,70多口人無一反對!而且我們達成了共識,所有人都不串門拜年,只是在大年初一利用電子拜年的方式溝通了感情。

來日方長,何必急於一時!

有一種親情,叫親愛的,等你回來。

今年,有那麼一羣人,他們身着白衣,不能回家過年,堅守在抗疫一線。

梅州有一名醫生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數度哽咽。他連續抗疫九天,每天工作十餘小時。提及家人,他忍不住淚崩。

各地醫療隊支援武漢,看過一個報道,兒子哭着不讓即將支援武漢的醫生媽媽離開。那哭聲,令人淚目。

“老公,你放心,家裏很好,我和兒子等你平安回來!”

“老婆,家裏都安全,你放心,房間都按你說的消毒了,照顧病人的同時一定要做好防護!”

這樣的英雄太多太多。國家給每個在一線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一天補助300元。300元不多,不能足以和他們的付出等價交換,但這是對他們最大的肯定。他們也有父母,他們也有子女,他們也是人,但他們也是大寫的中國人。

我想,親人的不捨背後,是無上的榮耀和自豪!

有一種親情,叫給你郵了一包口罩,我們不出門就好了。

疫情發展,有快有慢。有的地方比較嚴重。今天朋友給我發了一個京東的鏈接,300份KN95口罩即將上線,可以搶購。家裏網速快,我搶到了,全部郵寄給了身在北京的姐姐。

姐姐說:“你家裏也沒有了,不用給我寄了。”

我說:“給你吧,我們這疫情不嚴重,我們可以不出門;你那人比較雜,用口罩的地方多。”

有一種親情,叫沒能見您最後一面。

爲避免病毒傳播,患肺炎離世者,家屬不能探望遺體。這很殘忍,但非常時期理當如此,是醫院對家屬最好的保護。

在某音上看見這樣一幕,一個30多歲的女人追着一輛車,哭得撕心裂肺,車上裝的就是她母親的遺體。

疫情當下,有多少親人無法團聚。短暫的不能團聚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那一別,可能就是永別!又有多少家庭,全家被感染,此刻,他們又有多麼絕望、痛苦?

流了太多的眼淚,見了太多的離別,大災面前,我們有的時候,真的無能爲力。

唯有,災難過後,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