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雲輝

一轉眼,中國5G商用馬上就要滿一年了。

在這一年時間裏,中國5G到底發展得怎麼樣?

【1】

先看一下網絡與用戶情況。

在5月17號的電信日活動中,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與中國廣電都披露了各自的5G最新進展與規劃。

截至今年4月,中國運營商的5G發展主要數據爲:

(1)中國移動

當前:已建5G基站12.4萬個,覆蓋全國56個城市,5G套餐用戶規模突破5000萬。

預計今年底實現:5G基站規模超過30萬個,全國地市以上城區5G網絡覆蓋,全年新增5G套餐用戶7000萬。

(2)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

當前:已通過站址和頻譜資源的共建共享,合建基站超過10萬個,在全國31省超過50個城市實現5G正式商用。中國電信5G套餐用戶規模超過1661萬戶(此前對外披露的最新數據,截至2020年3月),中國聯通5G套餐用戶未公佈。

預計今年底實現:5G基站規模達到25萬個;中國電信全年新增5G套餐用戶6000~8000萬,中國聯通全年新增5G套餐用戶超過5000萬。

(3)中國廣電

當前:已確定採用獨立組網(SA)模式、極簡架構方案,低頻+中頻多頻疊加、FDD+TDD協同組網的技術路徑。

即將:根據國家共建共享、互聯互通、異網漫遊的政策要求,充分利用社會已有網絡資源,與合作伙伴共同推進廣電5G網絡建設。

預計2021年內:基本實現廣電5G的全國覆蓋。

此外,補充兩組第三方分析數據。

(4)此前,長江證券根據運營商披露信息測算,在用戶由 4G 遷移至 5G 後:

中國移動用戶ARPU提升了6.5%,中國電信用戶 ARPU 提升超過10%,中國聯通用戶ARPU 提升約 17%。

(5)據通信分析人士趙宇分析,在5G商用半年後,中國移動5G用戶的滲透率達到了5%,遠高於4G同期的2%(詳見趙宇文章《中國移動5G、WiFi6及VR終端發展策略18個要點》

【2】

再看一下終端情況。

工信部消息顯示,截至2020年4月22日,已經有96款5G手機終端獲得入網許可,去年12月底是39款。

而據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總工程師胡堅波5月10日透露,目前中國已上市5G終端67款,包括60款手機,以及7款無線數據終端。

這一數字已經達到全球的70%--全球移動通信協會高級顧問王建宙5月16日透露,到今年4月,全球已上市5G終端95款。

關於5G終端,有三點值得注意:

(1)5G手機的市場增長速度,超出外界預期。

據泰爾終端實驗室公佈數據,中國一季度申請進網的手機產品共106款,其中5G手機57款,款型佔比達53.77%。

而信通院數據也顯示,在今年4月,中國5G手機出貨量已達到1638.2萬臺,佔手機整體出貨的39.3%。

這兩個數據都高於去年的外界預期。

(2)運營商還將持續拉動5G終端發展。

5月15日,中國電信聯合35家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了63款5G創新終端。其中,中國電信與合作伙伴簽署採購意向併發布商用的有46款。

5月17日,中國移動也開展了5G泛智能終端線上訂貨會,訂貨機型涉及15個品牌59款5G權益版手機、VR產品。中國移動還透露,今年將爲終端信用購投入超過150億元,且會特別針對5G終端。

(3)面向多元化場景的5G創新終端開始提速。

行業普遍預期,未來5G產業80%的應用將聚焦於重點行業的賦能賦智。

此前,面向不同場景的5G創新終端,整體還存在產品化成熟度低、行業適應能力弱、端到端交付適配不靈活等問題。但現在,這一情況已開始改觀。

5月15日,中興通訊與中國電信面向工業物聯網、車聯網、安防巡檢、廣電視頻等垂直行業,聯合發佈了5G室內路由器MC801A、5G融合機頂盒、5G+4K高清視頻會議智能終端三款5G創新終端。此前,雙方已在今年3月聯合發佈5G 工業模組ZM9000和5G+4K高清攝像機。

值得注意的是,與手機不同,這些5G創新終端都有與雲網能力和應用服務匹配的"端網雲融合"垂直解決方案。

"在雲網端基礎設施方面,我們支持各類終端的安全可靠接入;在網絡方面,我們通過切片設計,保障不同業務傳輸需要;在MEC方面,我們推動了分佈式高性能運算基礎設施的建設;在應用服務方面,我們的業務中臺、遠程辦公、工業互聯網、XR視頻等平臺,能夠驅動行業創新業務落地。"中興通訊副總裁劉金龍說,"網絡運營+通信綜合方案+行業應用的全新合作模式,將是贏得5G商業成功的關鍵。"

【3】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

尤其是新冠疫情和新基建浪潮,令整個社會的數字化轉型進一步加速。

5G作爲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已成爲新基建的重中之重,爲各個垂直行業帶來新的發展動能。

在三一重工的產業園裏,一線人員遇到疑難雜症時,使用AR眼鏡呼叫後方專家,在解放雙手的情況下,通過5G網絡獲得遠程的高清音視頻實時支持指導。

在新安化工的工廠裏,已經建立了液壓監測、漏氣監測、壓力控制、閘門控制等數千計個數據採集點,數據採集終端通過中控PLC匯聚,接入浙江移動的5G網絡,只要控制平臺發現數據異常,就會立刻觸發告警,並立刻啓動反向控制系統,確保安全生產。

在山東臨工的智能礦山綜合實驗基地裏,挖掘機通過5G網絡與遠端控制室相連,控制室可以同步看到真實作業場景的高清全景視頻,並實時控制位於礦區的無人駕駛挖掘機,讓以前危險困難的礦山開採,變得安全高效。

在白洋淀,智慧治水浮標、無人巡檢船、無人機等多種工具,通過5G網絡構成了一張大數據防災預警、治理、執法、應急等多系統聯動處理的"未來網絡",讓水質監測成本降低了40%,檢測週期縮短了70%,現場還原和異物識別率從80%提升到了95%。

類似的案例,正在各個地方、各個行業不斷湧現。

這也將成爲通信行業帶來新的增長新動能。

據長江證券測算,2019 年三大運營商"產業互聯網"合計實現收入 2062 億元,同比增長 18.5%,而同期傳統業務下滑2.9%;而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產業互聯網"的收營佔比也分別達到 25.3%、19.7%和 7.3%,分別較2018 年提升1.8個、4個和 2個百分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