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人宣称“科技无国界”,然而,近几年越发发现“科技是有国界的”。因为一样技术的背后,都是由一个或者多个专利堆积而成的。就拿5G来说,就仅国内的华为一家,就掌握数千件相关专利,这还不包三星、高通、苹果等公司的专利。这些专利有时可以用金钱可以换地使用权,但在某些时候就变了“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壁垒。

华为就曾遭遇过此事,被谷歌断供GMS服务,现阶段正在被美国全方位打压,已经到了就连使用美国相关技术的外国公司,也不能将特定产品卖给华为的地步。在美国的打压下,华为依旧稳步前行,谷歌不提供GMS服务,华为自行研发并推出HMS,谷歌曾被要求断供华为操作系统,华为直接推出鸿蒙系统。在芯片方面华为更是一直走自主研发道路,除了最被熟知的麒麟芯片外,还有Baglong基带、IPC(网络摄像机)视频编解码和图像信号处理的芯片、电视芯片和NB—IoT芯片。

华为在自己研发的同时,也在积极拉拢国内厂商协同发展。手机是由硬件和软件组合而成,在这两方面,华为也把更多的合作机会给了国内厂商,这点我只为华为点赞。

在硬件方面,以华为Mate 30 5G为例,其中国内厂商提供的零部件已经占整体的41.8%,而之前的美国元件占比由原来的11.2%,减少到了1.5%左右,在华为Mate 30 5G上好像只剩下不太重要的玻璃壳等部分。

在软件方面,一部华为手机更是囊括了,国内近十家互联网巨头的产品。其中华为手机安全助手是由360和腾讯共同提供技术支持;

华为视频和腾讯视频、优酷视频内容联合合作;

华为手机默认输入法为百度输入法;

华为浏览器数据安全是由百度卫士和360领共同提供;

华为搜索由百度、360、搜狗共同提供服务。

华为的付出也获得了回报。在华为发布鸿蒙系统后,360就曾公开表示将会积极参与鸿蒙系统的生态建设,全力适配鸿蒙操作系统。随后,中国电信、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先后表示将支持鸿蒙系统发展。国内各大手机厂商,也积极参与鸿蒙系统的测试。华为方舟编译器的推出,同样更是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获得百度、腾讯、阿里在内的主流公司的跟进。

任正非曾说过:科技是硬道理,我们要将真正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才能打破幻想。但核心技术并不可能被华为一家掌握,华为联合国内厂商协调发展,也是将国内的核心优势进行整合,这一举动将在国内形成一股抱团取暖的氛围,这样华为也能走得更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