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阳光的《清平乐》从少年仁宗开始讲起,开播铺陈宏大,收视一直领先。

剧中除了王凯饰演的宋仁宗和江疏影饰演的曹皇后,让人记忆深刻,曾经“熟读并背诵”课文的男子天团也格外吸引人眼球。目前戏份比较多的是“太平宰相”晏殊和耿直名臣范仲淹。

这两位既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同时心忧天下和满心社稷,为了宋朝的江山社稷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期间更经历有几次的贬谪。那么,在《清平乐》中晏殊和范仲淹两人同样是被贬谪,又有什么不同呢?

晏殊是自请贬谪,是他在护官家

提起晏殊,大家对他的印象应该还是他流传在语文课本里,那些类似“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样的千古名句。

没错,他文学功底深厚,可以闲庭散步于雨中,随口所做之词便可流传千古。但是在他为世人所称颂的文豪之名背后,是他更加应当为世人所知晓的为官之道。就如同剧中所演的那样,他们那样的文人总有一股莫名的豪情,能够为了自己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能够为了避免宋朝的官家担上不孝的罪名,而站出来做把骂名都背负在自己身上。

那时候他们官家还小,晏殊是先帝为官家挑选的伴读。因为从小看着官家长大,心里明白官家心中的豪情壮志。他懂得官家登基已久却仍然不得亲政的苦闷,也懂得官家在得知生母并非刘太后,而自己却又不能奉养生母时候的无措。他明白官家的为人,知道官家以后必定会是一位勤政爱民心系社稷的好管家。

只是那时的官家力量还太过弱小,在于刘后争权的过程中有点以卵击石,所以他站出来自请贬谪,以解决官家被更为困顿的局面,是他用自己的贬谪维护着官家。

被诋毁贬谪的范仲淹,是官家护他

说起范仲淹,大家最熟悉的应当就是他写过的《岳阳楼记》,篇尾所写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却是将他一心为民的情感宣泄的淋漓尽致。但是这些印象对于真正的范仲淹来说,都未免有些太过片面。

在《清平乐》这部剧中,范仲淹一出场就是一副布衣前去书院教学的姿态,因过于随便的打扮被书院中的夫子和学生们一同嘲讽。他看到了学生意识上的错误,反而却更坚定了在书院教书育人的决心。

他就是这样,看到不好的便想着怎样能使它好,看到好的就想着怎样能使它更好。对于现在的学生未来的栋梁们是如此,对于国家政事,更是如此。但是,正如那次他与宰相吕夷简之间的争执一样,他太过于刚正不阿了。

于仁宗而言,他既想要范仲淹的刚正不阿,又想要吕夷简的圆滑世故。但是彼时的范仲淹与吕夷简根本没有可比性,吕夷简势力远大过于范仲淹,所以官家也就只能选择将范仲淹贬谪出京,已保全弱小的范仲淹。这一点从仁宗和曹皇后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了。

之后晏殊前去找范仲淹吃酒,企图替官家劝说范仲淹,然而他早已将所有的事情都看透。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与宰相吕夷简杠上不会有好结果;他也明白官家想要自己暂避锋芒以保全自身的良苦用心。只是他人生信条从来就是赤诚与耿直,只做符合自己人格的事。

晏殊与范仲淹两人,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他们都一心为国,殚精竭力地想要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不同的是两人的为人处事,晏殊较之于范仲淹更加圆滑一些,所以晏殊能够为了护官家而自请贬谪,范仲淹则因太刚直被官家护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