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爲了推翻腐敗政府的農民起義,歷史上的多次此類行爲被高度讚揚,太平天國運動卻遭到了抵制與詬病,還有很多人認爲太平天國本來就是邪教,爲什麼規模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不受待見呢?且聽編者一一分析。

對於天平天國運動有兩個比較官方的記載,一個是清史館編纂的《清史稿》,另一個是民國年間編纂的《民國史》。

在《清史稿》中記載,天平天國運動是清朝後期的農民起義戰爭,其目的是爲了推翻清政府,以“太平教”爲幌子招攬信徒,諷刺清廷爲“清妖”,對清朝統治階層展開瘋狂的報復,跟清政府立場分明,而清政府也稱之爲“發妖”忤逆。

從民國曆史來看這場運動,清朝後期統治者腐敗無能,各地官員橫徵暴斂,老百姓民不聊生,民間逐漸生出了反抗意識的組織,天平天國運動有革命的性質,這一點跟民國革命略有共同點。

那麼真實的太平天國運動是什麼樣子的呢?說到底就是一個別有用心者反抗壓迫的故事,畢竟是掉腦袋的勾當,若不是迫於無奈,誰又會走上這樣一條道路。老百姓活不下去,只能是官逼民反,洪秀全振臂一呼,自然是應者雲集,與其坐而等死,不如放手一搏。

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你以爲清朝的統治海清河晏?清朝的帝王整體素質確實不錯,大部分都算是比較勤政,幾乎沒有什麼昏君暴君,但是八旗子弟對漢人的剝削過於嚴重,他們豪奢無度追求享樂,苦的可是天下大衆。

從長遠來看,天平天國運動是有巨大歷史意義的,它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加速了腐朽清王朝的統治,給人們在思想上打開了一扇門,雖然最終被清政府撲殺,但其先驅性的歷史意義不會被人遺忘。

要知道清朝統治基本幾百年,早已接觸到西方的先進技術,清軍的裝備比太平軍先進太多,如此精良的武器裝備,最初卻被一支農民軍打得節節敗退,實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說明清政府的統治早已衰朽,太平天國運動敲響了清王朝覆滅的喪鐘。

不過,太平天國運動也有其侷限性,它始終桎梏在農民運動的範疇中,沒有先進的思想和理念,也就註定了它不會成功,特別是太平軍進駐南京(天京)之後,統治階層爭權奪利,沒有繼續北上,給了清廷喘息的機會,導致了自己的最終失敗。

一言以蔽之,太平天國雖然失敗了,但敲響了清王朝覆滅的喪鐘,還是具有深遠影響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