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教育廳已經官宣發佈了有關2020年的中考招生政策通知,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民辦私立高中繼續擁有了跨域掐尖的權限。

東哥旗幟鮮明地反對這一點!

教育部已經明確發文,要振興縣中教育——之所以有這樣的提法,原因就是曾經輝煌一時的縣中不僅已經失去了昔日的輝煌,連最基本的教育佈局功能,都要失去了。

誠然,縣中昔日這種輝煌的失去成因是複雜的,比如說城鎮化比如說人口流動種種因素。

但是縣中敗落的一個最迅速最直接的原因,是所謂教育質量不行了。

而所謂的教育質量不行了,在家長的眼裏,直接表現爲高考質量不行了,沒有學生上名校!

要知道在本世紀初期,幾乎每所縣中每年都有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忽然之間,質量就下降了嗎?

縣中質量的下降,首先源於生源的流失,在早期,生源的流失是以市級層面掐尖爲主要因素的。

後來民辦學校興起,花錢買生源的手段大行其道,直接改變了全省的生源配置!

之後,以衡水中學爲代表的私立民辦高中進入了所謂的良性循環,一手收錢,一手抓生源,清北的名額被壟斷。

一所學校最關鍵的,就是教師和學生,縣中的生源被掐尖,教師被挖走,縣中的衰落也是很自然的。

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這種民辦強校的興起,實際上是以功利的掠奪特別是縣中的衰落爲代價的。

站在行業之外,看到的往往就是你自己不行了,還不允許別人行?

實際上,私立的“行”恰恰是由公辦的失血造成的。

而這種失血,顯然是以官方默許的形式進行的。

跨域掐尖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在計劃招生體制下,河北省的這種高校指標是固定的,現在只不過是將其打包彙總到了衡水中學等民辦校而已。

也就是說,從全省高考的角度,河北並沒有獲得任何意義上的新的輝煌——但是縣中在其中卻遭遇了最大的失敗,而且是一蹶不振的失敗。

現在別說清華北大了,就是考985也寥寥無幾,連排名在前的高校也站不住位置。

而這似乎更加論證了縣中教育質量不行,所以優秀生源進一步的外逃,正中私立中學下懷。

且不提在跨域招生中的種種手段,只說從官方政策的角度,難道是正常的嗎?

以此維持衡水中學的運轉,衡水中學是如此的重要嗎?

這種現狀對於縣中的影響是何等的巨大,而且是全方面的。

河北的教育是尷尬的,因爲京津冀一體化,北京和天津的教育資源是何等的優秀啊?

而河北在這樣一種尷尬的境地中,又遭到了這樣一種抽血式的顛覆,使得整個河北的教育質量大幅下降。

我們不妨來思考一下,河北幾十萬考生,每年能夠上到985211院校的有多少人?

要知道河北的所謂的一本率,是包含了河北省內諸如華北理工大學唐山學院這樣的院校的,而這樣的院校在其他的省份裏邊都是二本招生的,甚至二本招生人家都不願意來的。

有人會說,起碼孩子在衡水中學,確實考上名校了——這一點我們並不否認——但是,原本這樣的孩子,在各地的縣中,也是會上名校的。

在優秀生源被剝離之後,縣中直接遭遇了生源天花板,學生失去了更加優秀的榜樣,導致縣中最終潰敗的結局。

如此發展下去,最終破壞的是以縣中爲核心的教育佈局,甚至會重蹈當初撤併校的覆轍,到那時,很可能你的家鄉,都再沒有一所你願意就讀的縣中了!

而民辦私立高中,是絕不會大開方便之門,以公立高中的價格,接受你去讀書的!

綜上所述,縣中如果想要恢復昔日輝煌,全省教育想要上個臺階,私立民辦的跨域掐尖必須得到控制!

多說一句,倘若私立民辦以地市爲單位,仍能取得此等輝煌戰績,那纔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幸事!

反過來,如果這種做法,真的可行,那我們何不全省推廣,只要搞出十所八所,清北豈不是就能上一千人——可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