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电视剧热播时,大家都在说苏大强不配当父亲,明玉不要原谅他。可当他老年痴呆,拿着省下来的钱给女儿买习题集,明玉哭得不能自已,选择了原谅,而大家也都表示理解。

或许,大家都忽然明白,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是真的,爱也是真的。

民国女神林徽因提到自己的母亲,首先想起的,也是伤害,但她同样明白,母亲并非不爱自己,只是一边伤害一边爱。

01爱与伤害并存

“世界上最难跨越的,是从“说到”到“做到”的距离,最不能拿来客观衡量的,就是父母的角色。”

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是旧时的女子,和林徽因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林徽因明亮,充满了朝气;何雪媛却固执、守旧,永远躲在黑暗里去探视这个世界。

何雪媛来自浙江嘉兴的一个小镇。她的家境还算殷实,但因为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受尽宠溺长大,没有一门好手艺,也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嫁给林长民的主要任务,是传宗接代。

刚入门的日子,是何雪媛生命里最光明的时期。她生了一男二女,完美完成任务。

可惜,人有旦夕祸福,她的三个孩子,只有林徽因活了下来。

重男轻女的时代,何雪媛不得婆婆喜欢,而琴棋书画,何雪媛也没有一样能拿得出手。

或许,她是自卑的,因为她的丈夫实在太优秀,优秀到自己望尘莫及。

结婚十年,为了传宗接代,林长民再娶程桂林。

这是一个上海女子,乖巧伶俐,聪明懂事,最会生孩子,也懂得讨丈夫欢心。自此,何雪媛仿佛彻底被打入黑暗。

她委屈,她难过,她抱怨,却无力回天。

林徽因回忆童年,阴天多过雨天,父母就仿佛人生的分界线,父亲是光明的,是明亮的,母亲是阴郁的,是沉寂的。

夹在父母之间,幼小的林徽因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纠结着长大。

02边抱怨,边沿袭

知乎上说:“我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我发现自己正在用父母的那一套,对待我的孩子。”

何雪媛是个急脾气,而林徽因也是个急脾气。

或许正是夹在父母之间的纠结,让小小年纪的林徽因,从小就拥有超越同龄人的成熟。

林徽因的孩子梁从诫,曾这样说过自己的母亲:

“她爱自己的父亲,却恨他对自己母亲的无情;她爱自己的母亲,却又恨她不争气;她以长姊真挚的感情,爱着几个异母的弟妹,然而,那个半封建家庭中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却在精神上深深地伤害过她。”

何雪媛总是充满了怨怼,她怨怼林徽因总去前院和程桂林的孩子玩耍;她怨怼林徽因再父亲去世后,还对程桂林的孩子颇多照顾;她怨怼丈夫对自己的冷漠,却将气撒在自己的女儿身上。

林徽因心胸豁达敞亮,对林家的孩子一视同仁,但每每面对母亲的不理解,她总时痛苦万分。

林长民去世后,林徽因几乎成了一家之主。后来,林徽因嫁给梁思成,梁思成一直照顾着这个岳母。

但生活,总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构成的。

后来,林徽因的三弟林恒来考清华,借宿林徽因家,何雪媛便常常借着鸡毛蒜皮的事和林恒吵架。

何雪媛也不是坏人,她只是过不了心里的那个坎,一想到林恒的母亲程桂林,曾在自己这里分走了丈夫的宠爱,她便难以消气。

何雪媛的怨气,给不了林徽因任何的安慰,只会让林徽因心里越来越不好受。

林徽因曾给费慰梅写信,信中这样说:

“最近三天我自己的妈妈把我赶进了人间地狱。我并没有夸大其词。头一天我就发现我的妈妈有些没气力。家里弥漫着不祥的气氛,我不得不跟我同父异母的弟弟讲述过去的事,试图维持现有的亲密接触。晚上就寝的时候已精疲力竭,差不多希望我自己死掉或者根本没有降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那早年的争斗对我的伤害是如此持久,它的任何部分只要重现,我就只能沉溺在过去的不幸之中。”

03做父母,没有好与不好

心理学家贝曼博士说:“养育之所以不易,不是来自于父母的无知无能,而是来自于人性的复杂。”

何雪媛的一生,或许从未走出自己的阴影,但她是幸运的,因为林家是一个家风很好,擅长教育孩子的家庭。

林徽因爱她,照顾她,并未嫌弃她。

其实,做父母,没有好不好,没有是非黑白,也没有人能做到完美。

人性最真实的地方,就是只能在满足自己的前提下,才能娶满足子女。

何雪媛的一生,都处在缺爱的状态下,她喜欢争吵,喜欢怨怼,总是难以满足,因为她的内心深处有一种自卑,一种自己不配得到美好事物的错觉。

抗战爆发,林徽因梁思成带着孩子和母亲辗转南下,日子那么艰难,何雪媛却总是和林徽因争吵。

李庄的时间,几乎熬干了林徽因,而和母亲的摩擦,更让林徽因疲惫万分。

林徽因说:“我自己的母亲碰巧是个极其无能又爱管闲事的女人,而且她还是天下最没有耐性的人。刚才这又是为了女用人……我经常和妈妈争吵,但这完全是傻帽和自找苦吃。”

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或许是我们都一边伤害,一边爱。

后来,林徽因去世,梁思成接过妻子的责任,继续照顾岳母。

7年后,梁思成娶了林洙为妻。再后来,梁思成去世了,林洙便接过担子,继续照顾着何雪媛的生活。

在何雪媛的生命力,她总是站在别人的身后,制造一些“近乎无事的悲哀”,或许,她也只是缺爱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