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革命史上,兩萬五千里長徵是具有轉折意義的一次戰略大轉移。在漫漫長征路上,紅軍打了一次又一次惡仗硬仗,其中最爲激烈慘重的戰役,就是湘江戰役。

在這次戰役中,有一支軍團尤其特殊,它就是紅八軍團。爲何說它特殊呢?第一、它是長征出發前臨時組建的,存在時間只有兩個多月。第二、全軍團1萬餘人,卻只有約3000支槍,平均三個人用一支。

然而就是這樣一支隊伍,卻在湘江戰役中表現出了頑強的戰鬥力,還一度擔負起全軍後衛的任務,爲掩護中央縱隊過江做出了突出貢獻。,全軍團血戰到最後,戰鬥人員僅剩600餘人。

在這600餘人中,有一位19歲的團政委,後來他成長爲我軍一員虎將,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還率部打贏了志願軍入朝作戰第一仗,這位將領就是開國中將溫玉成。

溫玉成,生於1915年,是江西興國人。興國縣是著名的將軍縣,主席曾親愛題寫“模範興國”對興國表示讚揚。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之後,革命火種在興國迅速點燃,當地的很多青年紛紛參加革命,年僅15歲的溫玉成也響應號召參加紅軍。

俗話說有志不在年高,別看溫玉成年齡小,但是頭腦卻非常靈活,尤其是善於組織宣傳。在歷次的反圍剿鬥爭中,他都表現出色,經過四年的歷練,他已經從一名小宣傳員成長爲熟練掌握政工事務的團政委。

1934年中央蘇區未能打破敵人第五次反圍剿,爲了保存革命火種被迫進行戰略轉移。在長征出發前,上級決定成立紅八軍團,下轄紅21師、中央警衛師兩個師,共約1萬餘人,而溫玉成則擔任紅21師62團政委,當時他年僅19歲。

紅軍開始長征後,紅九軍團和紅八軍團分別擔負中央縱隊左、右後翼的安全 。在行至廣西灌陽時,紅八軍團突然接到上級命令,要求其立刻趕到水車地區,與紅三軍團第六師取得聯絡。然而情況卻和命令相反,事實上第6師早就走在了他們前面,只是因爲事先沒有派人去偵察和聯絡。

就這樣紅八軍團,落在了隊伍的最後面,無形之中就成了全軍的後衛。由於耽誤了行軍時間,紅八軍團被敵人狠狠咬住,敵人的飛機大炮不斷轟炸鳳凰嘴渡口,紅軍戰士浴血奮戰,最後渡過湘江後,全軍團戰鬥人員只剩600餘人,溫玉成也幸運的突圍成功。事後溫玉成回憶到湘江戰役時,心情都十分沉重。

事至今日,當地上了年紀的老人回憶此戰時仍然記憶猶新地說:太慘烈了,紅軍戰士不斷衝鋒成批地倒下,但是沒有一個孬種,戰後他們在江邊掩埋烈士遺體,用了整整三天,而還有很多烈士則沉沒在江底,連屍體也未能留下。

經歷了這次惡戰,紅八軍團元氣大傷,最後撤銷番號併入紅五軍團。遵義會議後,溫玉跟隨部隊翻雪山、過草地,勝利到達陝北。

抗日戰爭爆發後,根據上級安排,溫玉成奔赴江南新四軍任職,協助譚震林打了很多漂亮仗。到抗戰勝利前夕,爲了配合中央搶佔東北的戰略,溫玉成又奔赴東北,成爲林總的得力干將,先後擔任松江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獨立第二師師長、第四十一軍副軍長等職務,率部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戰役戰鬥,立下比較突出的戰功。

到了抗美援朝時期,時任志願軍40軍軍長的溫玉成又跟隨彭總率部入朝作戰,當時40軍是第一批入朝作戰的部隊,從第一次到第五次戰役中,該軍幾乎打滿了全場,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溫玉成的指揮下,該軍打贏了入朝第一仗,打出了咱們的國威!

從朝鮮回國後,作爲重點培養對象,溫玉成又進入劉帥創建的南京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他又擔任過廣州軍區參謀長、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北京衛戍區司令員等職務。

大家都知道副總參謀長的職務非常重要,而北京衛戍區司令,則是負責首都的安全,能同時擔任這兩個職務,可見溫玉成的能力非常強。當年血戰湘江時,可能誰也不會想到那位突圍出來的19歲團政委,後來成就如此之大!

1989年10月29日,溫玉成在南京逝世,葬於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享年74歲。筆者曾去過陵園瞻仰,將軍的墓碑非常普通,和其他烈士墓碑一樣,沒有絲毫特殊!在此,讓我們向溫將軍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