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塵封已久的歷史檔案,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空軍始終以不足300架的飛機,與日寇數倍的飛機周旋。當時由於落後,中國的飛機屬於損失一架就少一架,能用於作戰的飛機,在抗戰前期就幾乎已經消耗殆盡了,然而就是飛機數量和性能都不如人的情況下,中國空軍仍然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飛行員,他們義無反顧的戰鬥、視死如歸,爲國家而戰,爲民族而戰。抗日空軍的烈士們平均年齡還不到25歲,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在抗戰初期,中國空軍中有一位勇士,叫閻海文,他在被日軍高射炮擊中,跳傘之後落入了日軍陣地,拒不向日軍投降,最終以死殉國,他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精神,令日軍都爲之動容。

閻海文,遼寧北鎮人,1916年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日寇侵佔了東北三省,15歲的閻海文和無數的東北同胞一樣,不甘淪爲亡國奴受辱,棄家流亡關內,後來閻海文到了北平,進入了北平東北中學,1934年秋天,考入杭州筧橋中央航校第6期,經過兩年的訓練,閻海文在畢業之後分配到了中國空軍第5大隊25中隊,任少尉飛行員。

1937年8月17日,張治中將軍率部進攻上海日軍虹口、楊樹浦據點,爲配合地面部隊作戰,閻海文所在的第五大隊奉命轟炸上海敵軍陣地和日軍司令部。一腔熱血想要報國殺敵的閻海文卻沒有在出動名單中,他向長官多次請戰,最終長官被他的拳拳之心所打動,讓他參與戰鬥。

閻海文所在的第5大隊25中隊,8架飛機從揚州起飛,每架飛機攜帶6枚炸彈,向上海虹口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飛去。閻海文和戰友們飛到目標上空之後,就開始俯衝投彈轟炸,頃刻之間多枚炸彈命中目標,與此同時,日軍地面的高射炮和高射機槍也一起對空中開火,隨即炮彈在空中炸響,激起團團煙霧。然而,此時閻海文失蹤了……

1937年9月11日,日本大阪的《每日新聞》的一則報道,在日本引起了強烈的震動,一向驕狂的日本人,向中國烈士閻海文致敬,這個時候國民黨當局才得知閻海文的犧牲以及後來的下落。日本在報紙中驚歎,中國已非昔日支那!閻海文的壯舉徹底的征服了日本侵略者,同年10月,日本在東京新宿區還專門舉行了閻海文英勇事蹟公展,展出了中國空軍飛行服、降落傘、手槍、子彈殼等。

前來參觀的日本人絡繹不絕,在崇尚武士道的日本,許多人都對閻海文表示了深深的敬意,而日本此舉也是爲了向日本民衆弘揚閻海文的民族氣節,就連日軍都向他崇仰和致敬。

原來,在激烈的空戰中,閻海文所駕駛的飛機,不幸被日軍的高炮擊中,中彈後的戰機機尾冒出了濃煙,閻海文漸漸脫離了隊伍,他緊緊的握緊方向,努力控制着戰機,然而此時突然一聲巨響,飛機另外一側機翼又被高射炮打中,飛機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往地面墜落,危急時刻,閻海文立刻跳傘。此時,敵我雙方都發現了跳傘的飛行員,但最終因爲風向的原因,跳傘後的閻海文降落在上海天通庵公墓,而這裏是日軍的陣地。

日寇瘋狂的叫喊着:“活捉支那飛行士”,他們迅速的向天通庵公墓圍了過去,想要俘虜一箇中國空軍,閻海文深知今天就是自己報效祖國的日子,他迅速的隱蔽在墳丘後面,開始計算起槍中的子彈,但左輪手槍裏面僅有6發子彈。幾聲清脆的槍響之後,跑在最前面的幾名日軍頓時栽倒了,日軍被激怒了,後面的日本士兵開始開槍還擊,一名軍官大喊停止射擊,並下達了活捉他的命令,同時向閻海文喊話,讓他投降。

閻海文在擊斃了5名敵人之後,將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他拿起槍將對準了自己的太陽穴,大喊到:“中國沒有被俘的空軍”,砰的一聲,閻海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壯烈犧牲,年僅21歲。閻海文的死,強烈的震撼了崇尚武士道的日本軍人。

閻海文殉國的第二天,日軍的百川大將在上海匯山碼頭向全體海軍陸戰隊訓話:“過去在日俄戰爭時,大和民族勇敢不怕死的精神安在?現在已被中國的沈崇海、閻海文奪去了,這值得我們欽佩。對這個英雄,我現在命令用我們大日本帝國的海軍軍禮進行禮葬。”

在閻海文烈士的遺體上,蓋着中、日兩國的國旗,駛向黃海,日本海軍官兵懷着對中國軍人的敬畏之心,向閻海文行注目禮。日軍在上海大場附近特意爲閻海文建墓,墓碑上刻着“支那空軍勇士之墓”。

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先輩們只能奮不顧身,挽救國家於萬一。閻海文用生命向日本侵略者顯示了我中華男兒,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精神,同時也彰顯出了不可敗的民族氣節。雖說抗日戰爭的硝煙早已散盡,戰爭已經離我們遠去,但生活在和平環境裏的我們,應該銘記那些爲中華民族獻身的英雄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