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李師師最後爲何選擇與燕青遠走高飛,只因燕青聰明過人

水滸傳中多得是草莽英雄,灑脫慷慨,但也有不少英俊瀟灑的青年公子,綽號天巧星的浪子燕青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本是盧俊義的心腹家僕,因感恩盧俊義,在盧俊義選擇去梁山的時候,也是義無反顧地追隨而去,攻打方臘時,也是毫無怨言,在前線英勇殺敵,他雖然沒有什麼顯赫的家世,卻是一個心中通透、對功名利祿並不十分狂熱的人。浪子在宋朝時期,是指遊手好閒、風流倜儻、狼藉青樓的公子哥兒。這樣的描述很符合燕青的形象,也就證明了,李師師與燕青很可能很早就認識了。

征伐方臘勝利歸朝時,燕青敏銳地看出了當時的朝廷奸佞當道,並不是一個好去處,於是,他私下裏就與盧俊義商議,希望能夠與自己一起能夠隱退,隱姓埋名過完後半生,並且爲盧俊義分析了當時的局勢,甚至用漢高祖殺戮功臣的事勸阻,希望能夠說服盧俊義,然而,盧俊義卻並不相信他,無奈之下,只得自己匆匆離去,給宋江留下書信。

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歸朝後無論是宋江,還是盧俊義等人的下場確實不好,這就更加能夠說明燕青是一個十分有遠見、膽識的人。而他與李師師的故事,若隱若現,也被傳成一段佳話。她們早年就相識,李師師是才貌雙全的溫順女子,只是無奈困在青樓,而燕青也不過是一個地位並不高的家僕,雖然有才華、有能力,但卻始終沒有地位,他自己也看得開,瀟灑度日,兩人身世相差不多,且都聰明過人,互相欣賞也好,愛慕也罷,都是天作之合。

細讀水滸時,我們可以看到,就連當朝皇帝也慕名而來,與李師師交談,可見,李師師想要一個有權有地位的人作爲依靠,並不是一件難事,但她最後依舊選擇了一無所有的燕青,一起歸隱田園,過上了平淡而又安穩地生活,相夫教子,耕田織布,不求其他。

她選擇燕青,其實只是因爲她看過的人情世故數不勝數,她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即便因爲美貌和才華,跟隨了某位達官貴人,表面看似衣食無憂、榮華富貴,再也不用擔心往後的生活,但沒有哪個有權有勢的人會真的對她傾注真心,不過是新鮮罷了,當人老珠黃的那一天,她的結局不會太好。而燕青卻不一樣,他們更有惺惺相惜的的感情。他們在一起是平等的,最舒服點感情莫過於兩個人相處,說話從來不用忌諱什麼,互相攙扶,互相支撐,而能給與她尊重和愛惜的只有燕青。

只能說,李師師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她也是一個滿懷浪漫,卻不迷茫的人,他有自己的主見,我們羨慕這一對的故事,只是因爲他們是被束縛在俗世之人最嚮往的樣子,有伴侶,小橋流水,茅屋炊煙,這樣的。我們喜歡李師師,是喜歡她的明智、聰慧、知足和識人的本事,雖然身處的環境複雜,但心性和生活都是依靠自己的。世上從來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只有懂得抓住時機和認清自己的人。

在當時的人們眼中,燕青不慕功名,並不是人們口中的“好青年”,但最爲難能可貴,且爲李師師欣賞的一點,就是懂得自己所求的是什麼,所以,他總是能夠保持清醒,擁有足夠的定力,毅然決然地捨棄榮華的生活,去過自己的小日子,認清自己的人無論在哪個時期,都不會太糟糕。我喜歡李師師,更佩服她識人斷事的本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