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蘇德戰爭中擁有着卓越的功勳,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同時他還享有西方“戰神”的美譽,他就是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這樣一位立下赫赫戰功的軍事家爲何在紅場閱兵後被斯大林撤了職,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件事。

斯大林和朱可夫的關係不好嗎?實則不然,兩個人有着相似的童年經歷,他們都出身於農村家庭,在父親的嚴厲之下,他們都通過自己的母親感受到了溫暖。相似的童年經歷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性格也有共同之處,這也讓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的親近。

朱可夫作爲當時蘇聯的一名將軍一直將忠心和忠誠作爲自己行事的原則,並且他與斯大林兩個人都投身於共產主義的事業當中,兩個人都擁有着深深的愛國情懷。在戰爭中的斯大林曾經表示即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朱可夫都是可以信任的對象,越是在關鍵的時候,朱可夫越有迎難而上的勇氣與決心。兩個人在戰爭期間也經常見面,還在前線的朱可夫與斯大林的見面就高達一百二十多次,並且在不能見面的情況下兩個人幾乎每天都會通電話或者是電報聯繫,可見在二戰的過程中兩人關係是十分緊密的,並且之後在回憶錄中朱可夫也表示他認爲斯大林是一位傑出的將領,是令人尊敬的最高統帥。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兩個人之後的關係變成這樣,爲何朱可夫會突然被斯大林撤職。首先還是因爲朱可夫的地位對斯大林造成了一定的威脅,畢竟在戰爭過後朱可夫在蘇聯人的心中可以說是毋庸置疑的英雄,這對斯大林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據說原本應該由斯大林擔任紅場大閱兵的指揮官,交給了朱可夫來擔任,因爲當時的斯大林年歲已高,要騎馬進行檢閱的斯大林已經難以馴服一匹馬,所以就找來了朱可夫擔任這個角色。很顯然這一件事讓斯大林對朱可夫產生了不滿,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

還有就是因爲朱可夫自己的性格的原因,作爲常年征戰於戰場上的朱可夫他說話方式可以說是十分粗暴,有什麼說什麼,並且爲人處事比較的直,不夠的圓滑,可以說是得罪了很多人,其中就有一個人是貝利亞,貝利亞就十分看不慣朱可夫並且經常在斯大林身邊說朱可夫,雖說斯大林也不會因爲這種事情就對朱可夫怎麼樣,但久而久之心裏面肯定還是會對朱可夫產生偏見。

最後不得不說的就是關於朱可夫的貪污腐敗了,有人說朱可夫自己私吞了很多的戰爭財產,於是斯大林就派人去調查,沒想到真的在朱可夫的家裏面發現了很多的戰利品,這無疑是落實了朱可夫的這個罪名,可以說是朱可夫親手斷送了自己的未來。

我們可以看到地位發生變化了之後必然會產生矛盾,縱然朱可夫和斯大林兩人之有相似之處,並且在戰爭期間關係緊密,但是利益在情誼面前還是不值得一提,這也就是我們說的兩個人可能可以共苦,但最終還是沒有辦法同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