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提刑官》作为国内有口皆碑的侦探剧,豆瓣评分高达9.2,其案情巧妙,环环相扣,不管是视觉效果还是人土风情,都非常符合当时的社会风貌,人物造型和道具的还原度也相当高。

整部剧贯穿了宋慈“重证据实、民命为重”的思想,大部分重要情节更是借鉴于宋慈的著作《洗冤集录》。整部剧一共有11个充满悬疑的案子,不仅有市井中的民间命案,更有皇权相争的宫廷内斗。

但是这部剧也有缺点,那就剧情拖沓,整体节奏偏慢,《曹墨冤案》中曹母一个故事说了不下三遍,观众们都会背了。

人物设定也不够合理,宋慈本身被公认为法医鼻祖,却成了包青天式的断案人物,验尸才是宋慈的特长,剧中在一块表现的偏少,重点却放在推理上。

而且瑛姑这个角色有点多余,在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与宋慈毫无关系的英姑竟然多次给宋慈泡脚。英姑究竟是助手、保姆还是情妇,宋慈的女助手英姑的出现不合常理,有点多余。

本剧最大的遗憾还是有些细节处理得不够严谨,有点牵强附会,接下来扒出那些处理得不够好的漏洞。

1、第一集中英姑去找捕头王,她只是从小听过捕头王的名字,是怎么认识从未见过的捕头王?

2、宋慈三人在落马坡下救了六月红后,捕头王对她说:“好了,别哭了,要不是让岩树把你挂住了,你早就跟你表哥一样,摔成肉饼了,你的命够大啦。”此时宋慈三人还不知道六月红是谁,捕头王怎么知道黑三是她表哥?

3、曹墨案中,曹墨才二十多岁,曹母却守寡三十余年,只能说明曹墨他爹死后被绿,曹墨不是他亲生的。

4、剧中小桃红那个案子,居然出现了明朝才有的昆曲,难道是穿越了?

5、剧中第十五集,宋慈的夫人玉贞和她父亲薛大人交谈说她三岁就开始念《女儿经》,可《女儿经》撰于明朝。

6、剧中第二十集,酒店老板邹仁灌醉车夫,准备的下酒菜中居然有一道松花蛋,可松花蛋的起源只能追溯到明朝。

目前只发现这几处漏洞,不知道各位还有没有发现其他漏洞。

虽然《大宋提刑官》中有些漏洞,但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一部经典,重要的是里面演员为这部剧加了高分,特别是每个案子中客串的老戏骨无一不是演技派,让观众们更沉浸在他们的精彩飙戏当中。

何冰简直把宋慈演活了,在破案上,他才思敏捷,断案如神,可在家庭人际关系上却是个十足的“笨蛋”,幸好老岳父不嫌弃他,在后面帮助他。

郭达的刁光斗,虽然坏,但他说的话却让人无法反驳,官场如战场,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混得如鱼得水,他和宋慈就像一面镜子,互相照着彼此的缺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