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公众号 米粒妈爱分享)

我和米粒爸在工作日,也算是个点外卖大户,最近在吃草

米粒妈点外卖的宗旨是卫生健康,但是很多外卖在包装上,就有不少问题,比如这种:

有了塑料袋,商家省事,食客也会觉得卫生,可是却很少人知道:

塑料袋 + 高温 + 油脂 = 塑化剂 ,毒性 > 三聚氰胺!

也就是说,当我们拿塑料袋来装这些高温、还有油脂的食物,不管是热汤、面食、还是炒饭、豆浆等,都会让“塑化剂”这种毒素慢慢地从塑料袋跑到食物、汤饮里面,最后就被吃进肚子里。

塑化剂会影响生物体免疫、神经与内分泌系统正常运作。

动物实验显示塑化剂为致癌物:会增加肝癌、睾丸癌、膀胱癌、单核球白血病、胰脏腺瘤的发生率。

塑化剂也有类似女性荷尔蒙的作用,长期接触,除了会增加乳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还会引起女童性早熟、乳房提早发育、月经提早来,也会提前停止长高。

研究发现孕妇的尿液中塑化剂浓度越高,产下男婴生殖器官的先天性异常风险也越高。

也就是说,“塑化剂”对人体已知会造成六大危害:

1、影响胎儿生殖器官发育,尤其以男性更为明显;

2、影响男童生殖器官发育,或导致女性化;

3、造成女童性早熟,除了长不高以外,将来可能面临卵巢提早衰老;

4、影响青春期孩子的荷尔蒙分泌

5、男性精子品质不佳,导致不孕;

6、增加女性罹患乳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台湾地区一位40多岁的妈妈因为泌尿道反复感染就医看诊,最后确诊是子宫内膜癌,必须切除子宫保命。

没多久这妈妈又带着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就诊,女儿月经提早报到,有发育过早的倾象。

母女身体接连发生异状让医生觉得不大对劲,经过检查,母女二人体内的塑化剂代谢浓度都偏高达3-5倍!

询问之下才发现,妈妈平常下班比较晚,晚餐常外带打包回家,而打包又几乎都是用塑胶袋装盛热食,塑化剂就是这么吃进身体里。

看见了吧,塑化剂的危害这么大,可别再用塑料袋装热食物了!

除了塑料袋装热食以外,生活里还有哪些地方会接触到塑化剂呢?

保鲜膜大家常在食物进微波炉加热以前,用保鲜膜包起来,以免食物微波会流失水分,可是,这么 一来,保鲜膜接触到食物的部分,就很可能会有塑化剂“溶”出来。

所以使用保鲜膜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两个要点:

1、不要接触食物;

2、不要加热;

这样用起来才放心。

编辑

尽量不要使用塑胶杯、塑胶瓶装水、尤其是热水最好选择玻璃、陶瓷或不锈钢材质的杯子或瓶子,尤其是热水,一定避免使用塑胶杯盛装;

当然,不是所有的塑胶材质都会溶出塑化剂,但是对于多数妈妈来说,要记得哪种材质可以、哪种材质不行,实在太累了,最安全又保险的做法就是,全面禁止!

不要让孩子把塑胶玩具放到嘴里很多孩子都有啃咬玩具的习惯,很多妈妈或长辈,也会因为觉得孩子在长牙齿,不舒服;

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孩子的玩具又多数是塑胶材质的,这么一来,就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把塑化剂给吃进了肚子里。

孩子如果是长牙时期,很多让孩子咬的玩具材质其实都很令人担心。

比较安全的作法是把类似红萝卜、苹果这类的蔬果,清洗干净切成孩子可手握的条状后,放进冰箱冻库里面冰冻,然后拿给孩子啃咬。

不只安全卫生有保障,冰冻的蔬果还能舒缓孩子长牙时口腔内的不适感。

说完了“not to do”之后,米粒妈最后再来告诉大家几个“to do”:

多喝水塑化剂由肾脏、肝脏代谢,多喝水可以帮助肾脏增加代谢的能力,帮助塑化剂加快排出体内。

多吃高纤维食物高纤维食物如蔬果、五谷杂粮、豆类等,都能帮助肝脏分解排除毒素,减少塑化物残留在体内。

多吃各种颜色的蔬果例如西红柿、西瓜含有茄红素;木瓜、南瓜、红薯含有胡萝卜素;

葡萄、蓝莓、李子含有花青素,深绿色蔬果含有叶绿素及叶黄素,这些植化素有很强大的抗氧化力,可以降低塑化剂对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跟伤害。

多吃新鲜天然的原食材,少吃有包装的加工食品2011年美国国家环境医学研究所杂志的研究指出,比起常吃包装加工食品的人,常吃新鲜天然食材的人,尿液中的塑化剂代谢物低了接近60%;

所以多吃天然新鲜的食物,例如新鲜蔬果,少吃经过包装的加工食品,可以有效降低摄取到塑化剂的机会。

多吃大豆类食物塑化剂含有类似女性荷尔蒙的作用,会增加女性罹患乳癌及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同时导致女童性早熟。

临床研究发现,多摄取大豆类的食物像黄豆、毛豆等,能达到预防这些癌症及女性性早熟的效果。

少吃高油脂食物及内脏部分塑化剂是经由环境污染累积在食物链中,是以脂溶性型态存在,所以如果少吃些油炸、烧烤、高油脂的食物及动物内脏,也能减少塑化剂被吃下肚子的剂量。

记得,从下一餐开始,千万别用塑料袋装热食物了!

毕竟,癌症就是这样吃出来的!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