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说,控制房价就是控制销售环节,也是一种策略。特别是在房地产企业只为追求高利润的本性下,即便控制的源头的土地价格又有何用?只不过给予了开发商更大的利润空间。假如把土地价格白送给开发商,开发商也不会把房子只卖2000元,能卖10万/平米绝不会卖8万/平米。这就是房地产市场的一种现实。

而且,房地产市场也有过不少控地价的方法。一种是设置最高土地限价,达到了最高限价后就进行安置房配比。如1万平米的住宅限价3亿,当达到3亿后进行安置房配置,安置房配置达到了4000平米,那么等于把地价从3万/平米上涨到了超过5万/平米(还加上安置房建安费);二种是通过确定销售最高限价,比如某地块指定未来销售价格不超过5万/平米,那么在销售时只能卖到5万或以内的价格。在开发商的拍地时就会考虑未来是否可以卖到这个价格或以这个售价为控制价进行成本核算,最终确定最高投标报价。但最后在销售价格低于控制价时,采用自行定价。而高于控制价时引起太多购房者追捧而不得不进行摇号。

摇号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在控制价格的范围内保护购房者的利益。可是,摇着摇着就变味了。差价大了起来,利润空间就会增大,投机者也会跟进来,最终变成了一个投机市场。如杭州未来科技城的900多套房产有6万人参与摇号,可其中有多少是真正改善型或刚需型的购房者?有多少根本就是没有实力购买或者拿着几千万资金和无数个购房名额的群体?

总之,从土地源头上控制房地产价格行不通,从销售环节上也是行不通。最终都会让房地产价格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上涨。这主要还是房地产的上涨预期被投资者心理把控。不仅是我国的资金区域性造成了资金必须寻找一个火山口,而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房地产市场可以促进几百个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还有成为了地方的财政收入核心部分。而购房者却可以等着慢慢升值,这就是一种皆大欢喜的方式。还有多少人会管是否不少人买不起房子,或者高房价带来的高成本、高工资和资本流入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的弊端,就很难改变房地产现状。但也不是所有的房地产在未来都可以获得上涨的机会,可也无法回避很多房产还是具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