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抓黃土我不放,緊緊兒貼在心窩上。幾回迴夢裏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 "

  2021年第十四屆全運會上,延安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八方賓客。作爲十四運會賽事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摔跤項目的比賽將在延安新區全民健身運動中心體育館火熱開賽,羣衆基礎廣泛的乒乓球項目比賽將在延安大學新校區體育館拉開戰幕,山地自行車項目的比賽將在黃陵國家森林公園的綠水青山中精彩上演。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十四運會53個場館、設施應在6月30日前全面完工。因爲疫情,不少十四運會場館、設施的施工進度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延安的3個場館目前建設進度如何?這3個場館建成後將具備怎樣的功能?有哪些看點?近日,本報記者陸續探訪了延安新區全民健身運動中心體育館、延安大學新校區體育館以及黃陵國家森林公園山地自行車場地建設現場。

相約第十四屆全運會 延安:“窯洞”裏打乒乓

  5月28日,延安大學新校區體育館幕牆正在安裝。 見習記者 張晉瑞攝

  建設進入倒計時

  "十四運會的摔跤比賽要在運動中心的體育館舉行,6月30日完工的節點要求對我們而言時間很緊張。目前,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正排工序、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的要求正在加緊施工。體育館是運動中心裏我們首先要保證建設進度的部分。"延安新區全民健身運動中心項目副經理張雄說。

  5月28日,記者在延安新區全民健身運動中心看到,主體育場等其他運動中心裏的場館設施建設工程目前都已暫停,施工方正集中全力加快體育館項目的建設進度。

  延安新區全民健身運動中心作爲延安新區城市規劃中的大型公共體育設施,擁有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商業街區等,是全年齡段配套的體育休閒運動中心,項目建設內容非常豐富。其建設初衷也是爲了在十四運會結束後,讓這片高品質的健身、養生好去處惠及延安羣衆,助力全民健身。因此,項目從立項、手續辦理到實施階段均按照一個整體項目考慮。

  2018年6月,延安新區全民健身運動中心項目開工,這本就比其他地市的場館晚了一些。不曾想,今年的疫情打亂了原本剛剛夠用的工期安排。

  延安市地處陝西省北部,和西安相比,這裏的冬季更漫長一些。從秋季開始,延安就會迅速降溫,進入溼潤、多陰雨、多霧的天氣。11月起,這裏的土壤便會開始慢慢結冰。從11月中旬到來年的2月中旬,零下10攝氏度左右的平均氣溫讓建築材料中的基礎部分--混凝土都無法凝結。爲了保證工程的質量、安全,這個城市的建築行業在這4個月時間裏不得不進行冬歇。而今年的疫情又把施工進度向後拽了整整1個月,這可急壞了整個施工單位。

  復工後的幾個月裏,建設現場的所有人都像上緊了發條般拼命與時間賽跑,力爭把落後的工期趕回來。疫情尚未解除,工人人手不夠怎麼辦?先把延安新區全民健身運動中心體育場等其他項目上的工人抽調過來,在保證工人身體健康、休息足夠的條件下,精細化排班。場館用到的一些物資在疫區,運不過來怎麼辦?同供貨商協商,從其他地方調貨。一些工作無法按時啓動怎麼辦?把能同步進行的所有工作交叉進行,什麼能做,就抓緊先做什麼……

  項目部距離建設現場將近2公里。項目部的工程師們每天都要在這段路上跑無數個來回,現場督察,調整施工計劃……"一趟趟跑來跑去,這健身效果比去健身房還有用。"張雄打趣地說。

  目前,延安新區全民健身運動中心體育館主體結構、二次結構完成,鋼結構工程完成98%,金屬屋面工程完成70%,幕牆工程完成60%,裝修工程完成60%,室外配套完成50%。體育場已完成投資約4.1億元。項目部所有工作人員對6月30日場館完工充滿信心。

  歷史與文化沉澱

  初夏的陝北,天高雲淡,風清氣爽。藍天白雲下的延安新區全民健身運動中心體育館造型簡潔大氣,彷彿一本閱讀到一半的書卷扣在桌上。遠遠看過去,文化氣息、藝術氣息與時尚感撲面而來。

  體育館立面的退臺及拱形建築結構語言取自延安本土建築窯洞,起伏的金屬屋面在陽光的照射下如夢如幻。展開的"書卷"兩側,一邊是十四運會比賽時將要用到的體育館,另一邊則佈局了一座高標準建設的游泳館。在"書脊"--屋頂中間開放的大平臺上,建設者們巧妙地開了一排棱形的採光洞。陽光可以直接照射下來,羣衆的健身活動就可以在這片自然光線下進行。

  據介紹,延安新區全民健身運動中心體育館是延安市政府在延安新區南部規劃的一座文旅小鎮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座文旅小鎮以博物館、大劇院、全民健身運動中心等項目爲核心載體,着力打造一片"文博+體育+教育"的獨特區域。因爲要把體育與文化、藝術完美地融合起來,這座體育館在設計上充分考慮了文化的傳承。

  從延安新區全民健身運動中心出發,驅車僅7分鐘就來到了位於延安大學新校區的體育館。十四運會上,國內最高水平的乒乓球比賽會讓這裏的觀衆大飽眼福。

  遠遠看去,這座體育館的外觀非常低調。方方正正的造型,黃土的顏色,並不驚豔。但當走近後,記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體育館一層的外立面上,建設者們用當地的毛石搭建出了一排窯洞的造型,二層之上則是高達數米的預製藝術混凝土幕牆。在黃土山體般的混凝土紋理上,雕刻了巨大的體育運動造型簡體畫。看着它,讓人彷彿看到當年在解放區如火如荼開展體育活動的場景。延安的紅色體育,成就了今天的陝西體育,併爲全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建設現場項目經理周明介紹,目前延安大學新校區體育館的賽事館屋面鋼結構安裝完成,屋面虹吸雨水系統安裝完成,外立面藝術混凝土幕牆安裝完成,賽事館外立面毛石砌體完成,強電、弱電橋架支架安裝完成,給水系統、消火栓系統、消防自噴系統管道安裝完成,空調系統水循環管道、空調風管安裝完成,智能化一層至三層弱電橋架敷設全部完成,一層至三層線纜敷設完成80%。

  環保與智能並重

  黃陵國家森林公園山地自行車場地是一片很特別的場地,包含了黃陵森林公園的自然山地、丘陵、河谷等多種地貌,植物密佈、溝溪縱橫、地形陡峭、起伏劇烈。屆時,山地自行車運動員在這樣的賽道上比拼,必然極具觀賞性。

  如何讓全國觀衆能夠獲得一流的觀賽體驗感?信息化和智能化就是答案,而這也是這片場地建設的最大難點。

  在如此複雜的地理環境下,如何沿途設置賽道補給點、修理站、觀賽區、標識指示牌和醫療救援點、電子網絡設備即全程攝像裝置、WiFi、光纖等?

  要知道,這裏可是國家級的森林公園,是大自然千百年積累下來的瑰寶。在這裏辦賽,不論是賽道的鋪設、配套設施的建設,還是數字化、信息化建設都要優先考慮保護環境。

  如何讓這片天然的場地像其他修建在城市中的場館一樣,做到5G信號全覆蓋?項目建設人員經過多次勘察,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已經給出了最優解決方案。目前,十四運會陝西省籌委會信息技術部技術人員已深入現場指導、完善優化方案。黃陵國家森林公園山地自行車場地預計6月底前可建成。

  延安大學新校區體育館作爲乒乓球比賽的舉辦場館,場館內部的智能化設備安裝遵循着非常高的設計標準。

  乒乓球比賽受環境影響巨大,尤其是場館內部風速不能超過0.3米每秒。比賽舉辦時,場館可容納4000多名觀衆同時觀賽。建設者們既要考慮在環境溫度上讓所有人感覺舒適,又不能讓風速過高影響比賽。因此,不論是在空調管道的設計上,還是在空調排風的智能化控制上,建設者們都花足了心思。

  此外,在乒乓球比賽中,運動員成績的好壞與燈光還有很大關係。燈光是否符合規則,燈光安排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比賽的正常進行與運動員技術水平的發揮。延安大學新校區體育館內的燈光能滿足照明度保持在1400到2000勒克斯的要求。而在世界級乒乓球比賽中,這個數值的要求僅僅是不得低於1000勒克斯。

  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說,延安大學新校區體育館內還採用了6組線陣,一共安裝了76個音箱。我們相信,明年每一場在這裏舉行的比賽,都將會讓觀衆享受到一場視聽盛宴。(記者 張江舟 見習記者 雪野)

  來源:陝西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