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适合一个人闲逛,闲逛之余总能收获不一样的感受。乌镇已不是第一次来了,但走了以后总不能忘怀。因疫情的影响被关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得知乌镇景区于4月15日全面开门迎客后,恨不得马上乘着阳光明媚的春天去看看。

于是和以前出门一样,一行5人在一个温暖的下午再次来到乌镇,于傍晚时分到达了乌镇,并照例在乌镇吃晚饭。晚饭过后,大家不慌不忙地来到事先预订好的一家民宿。可能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民宿价格都有所涨价,不过还是在可接受范围内。

安顿好后,晚上照例还是游河,穿梭在灯光桨影中。夜晚,沿岸除了无精打采地招徕生意的商家,河两边游人不多,没有了往昔嘈杂喧闹,显得非常静谧。游过那么多次乌镇,唯有这次乌镇给人的感觉是那么清秀,犹如未见过世面的小姑娘,在霓虹灯的映衬下楚楚动人。

上岸后,我们信步走到一家茶馆。在这里听了回苏州评弹。记得有一次特意跑到苏州去听苏州评弹,结果没有听到,没想到居然在遥远的乌镇听到了。伴着优雅的琵琶声,吴侬软语让人陶醉。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醒来了。洗漱完毕后就去宾馆的自助餐厅吃早餐了。早餐很丰富,有豆浆、稀饭、紫薯,还有水果点心,大家用餐也很尽兴,尤其是当地的石炉面包让大家回味无穷,赞不绝口。

据说石炉面包是乌镇的特色糕点,是乌镇小街上一个用火山石炉的面包房里烤出来的,景区内的各家宾馆、酒店和民宿的石炉面包都是这个地方制作的,面包香浓味纯,每天慕名而来的游人为了吃上一口,要排很长时间的队。

吃过早餐后就去了石板街。沿着古镇小巷,踏着被岁月打磨得锃亮的青石板,七拐八拐后终于来到了一处荷塘。荷塘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此时正值早春,没有“莲叶何田田”的景象,只有几个干枯的莲蓬头还矗立在水中。

荷塘的路边是成排的垂柳,垂柳细长的枝条上附着翠绿的新叶,细枝随风轻轻摇荡。若是在盛夏时节,一边是碧绿的荷塘,一边是杨柳依依,草长水美,竹木苍翠,静雅宜人,那将是一派江南夏日绿肥红瘦田园意境。

江南古镇的春天不是用一个“美”字能形容的。她犹如一位丰姿绰约的妙龄少女一般令人想入非非。书本上华丽的词藻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也只是她的陪衬。在荷塘边望着此情此景,思绪了良久也不愿离开。

从不远处的一排枣树下传来了当地居民劳作的声音。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撒希望的季节,当地居民正在为枣树打农药驱虫,一派江南田园的意境,一幅繁忙的田间劳作图在脑海中呈现出来。

当地居民很热情好客,记得一次秋天来的时候,正赶上居民拿着长竹竿收枣子,枣子们娑娑地落了一地,好客的居民朋友免费让我们品尝了最鲜甜的枣子,想想不禁咽了下口水。可是今天劳作的居民已不是过去的那个人了。

此次游玩并没有去名人故居,只当作是休闲,再次感受乌镇田园诗画。后来,我们沿着荷塘走去,看见了耕田的水牛,田野里不同姿态的稻草人,低飞的鹭鸟,真正感受了大自然的和谐。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交流。喜欢流浪远方的文章请关注、点赞、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