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9日,“可持續發展金融創新實驗”項目在北京大學舉行了啓動儀式。社會價值投資聯盟、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爲該項目的種子發起單位聯合發起。

該項目擬在北大國發院內開設可持續發展金融創新實驗共創平臺,探索可持續發展金融的中國模式,發揮金融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推動高質量發展當中的引導性作用。

正文總共1510字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社投盟主席馬蔚華、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博時基金總經理江向陽作爲種子發起單位代表進行了簽字儀式,標誌着項目正式啓動。

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左)

社投盟主席馬蔚華(中)

博時基金總經理江向陽(右)

該項目擬在北大國發院內開設可持續發展金融創新實驗共創平臺。在從追求單一經濟增長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轉型的大背景下,秉持開放、共創的原則,促進政策制定者、學者、行業專家、實踐者跨界融合共創,爲政策制定方提供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爲市場參與方輸出可落地執行的產品和方案,爲國際市場提供中國的經驗。從而探索可持續發展金融的中國模式,發揮金融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推動高質量發展當中的引導性作用。

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在致辭中表示,可持續發展是國發院長期關注的問題,基於國發院的開放平臺,項目通過社會實驗的方式,在可持續發展金融方面做出可實施、可應用的模型,最後能在全國進行推廣。

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

社投盟主席馬蔚華在致辭中表示,可持續發展金融符合中國五大發展理念,能很好地支持中國經濟的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他還在演講中提到,實現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僅新興國家每年就有約2.5萬億美元的資金缺口,僅靠政府的努力並不足夠,必須發動社會力量、投資力量、金融的力量共同參與,希望通過這一項目能爲中國乃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社投盟主席馬蔚華

博時基金總經理江向陽在致辭中提出,項目依託國發院的學術平臺,薈萃社會各界精英,對可持續發展前沿課題進行深入研究,爲決策提供研究支持,“也爲我們投資機構做好可持續發展投資做出指導。希望未來有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可持續發展金融的研究和探索。”

博時基金總經理江向陽

聯合國可持續金融(UNSIF)亞太區負責人李楠發表《可持續發展金融的現在和未來》主旨演講,她提出,“金融是我們資源配置的手段,可持續發展金融通過資源配置引領我們走向一個美好的明天。希望在這中國第一個可持續發展金融創新實驗項目裏面,通過每個層面的關鍵性應用,能夠帶來系統性的變革。”

聯合國可持續金融(UNSIF)亞太區負責

該項目學術研究帶頭人、北大國發院教授王超發表演講認爲,鑑於當今劇變時代(VUCA時代)的特性和可持續發展的系統性,可持續發展金融創新實驗項目,即是需要用社會行動實驗室的方式來應對。

北大國發院教授王超

“第一,它是一種共創的平臺,需要儘量多的利益相關者能夠參與共建;第二,它將營造一種場域和賦能的空間,能夠使社會共創者有效的應對超級複雜和系統性的社會問題,把握轉化性的社會變革機會,爲國家經濟、社會與創新領域的行動和政策諮詢建議。”——王超。

項目還將廣泛召集和邀請來自監管部門、金融機構、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社會組織、第三方支持機構等社會各界力量,以共創的方式參與可持續發展金融的創新實驗當中,推動中國乃至世界的可持續發展。

社投盟當值主席、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長王名,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祕書薛克慶,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助理院長、商學院常務副院長範保羣,社投盟顧問、前微軟CTO黎江,勵正投資亞太區負責人彭宏逖,公益時報社社長劉京,騰訊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杜曉宇,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執行總經理王國平,中證指數公司研發部副總監趙永剛,社投盟祕書長白虹等一同出席了啓動儀式,並參與了可持續發展金融創新實驗項目研討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