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问答:公司只有300名员工,中层和高层领导就有35位,合理吗?很多人都指责这是“人浮于事、官多兵少”。其实,本人的观点还是实事求是,企业人员结构配置,不能表面上看比例,关键看它是不是持续盈利和长远发展。不管人员是什么结构,只要让企业发展、员工涨薪、骨干成长,那就是好结构。不能让企业盈利、员工进步的“结构”,比例再科学,也不是“好结构”。看懂以下这3个“套路”,老员工说:原来如此,这3点实情,说到点子上了。

【一】从问题表面上,看似是指责“官多兵少”。

体制内的国企、公务、事业单位,由于历史和机制原因,人员只能进不能出、只能上不能下,必然会出现“机构庞大、部门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大企业病”,其实,小企业小单位,由于人员摆布更难,反而更容易患上这种“三高”肥胖的“大企业病”。

很多体制内单位,各层管理人员与一线岗位人员比例普遍超过三分之一。中层以上人员有35人,这是比较好的。每个中层管理人员至少要领导三四个管理人员吧,所以,管理人员100多个,占到三分之一,这都是常态情况,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体制机制的原因。再小的单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如,300人的单位,至少有一个领导班子5-7位成员,下面至少要设八九个处室和一正一副中层,下面至少要设五六个二级单位(比如生产车间、分子公司等等),二级班子设3-5名中层管理人员。这样算起来,中层以上领导35位以上,还算合理。

每个处室怎么也有三五个管理岗位人员吧,比如财务处至少有七八个人,公司办至少四五个人,人力资源部五六个人。二级单位至少还有技术员、安全员、质检员等十来个管理人员吧。这样算下来,中层以上领导人员和普通管理人员共计100多人,200名员工干活。这个比例还算精简高效了。

【二】深度思考一下,“官多兵少”反而是大家乐见其成的。

体制内的人,人员相对固定不流动,工资稳定没弹性,大家总要有所追求,只能追求“帽子”。不管是“实职”帽子,还是“虚职”帽子,有“帽子”总算有“面子”。尽管体制内单位都有“职数”限制,但各单位还是创造条件设置职位,让大家都有“进步”空间。

体制内单位实行职务和职级制度,比如,一个科室15人,可能十年二十年都是这15人,总不能让人一辈子当科员吧,所以,设科长一个,副科长三个,主任科员四个、副主任科员五个,科员三个。也不一定是12个科级指挥3个科员,其实,人人都要干活,就是挂个“帽子”,涨几百块钱,出门都叫科长,面子上好看。

所以,300人的单位,可能有一大半人都是“带长”的,反而运转更顺畅了,因为大家乐见其成,人人都能看到自己的未来,早晚挂个长,不至于一辈子当个科员吧。心,理顺了,工作也就理顺了。成本并没有增加多少,却起到了无形的推动力。其实,也要理解上级的良苦用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大家辛辛苦苦工作,总要给他们一点盼头吧。

其实,这并不是体制内独有的,外企民企也要会设置人才成长通道,比如,销售类企业,会设置销售总监、副总监、销售部门经理、高级业务经理、业务经理等等,让员工有持续成长进步的通道和盼头,员工奋斗才有劲头。

【三】实事求是地分析,企业人员结构如何摆布,核心看它是否适合企业发展。

300员工的企业有35个中层是不是合理?要看企业的性质和经营特点,如果是生产类型或销售类型的,这个比例显然不合理。生产型和销售型的企业,人工成本高,人员结构要向一线倾斜,管理人员要少,操作工人和销售人员用提成制来管理就比较合适。还有科技型企业,管理人员要更少,因为产生价值的人员主要是科技人才,如果管理人员一大堆,科研人员没几个,这种企业活不长。

如果是投资类、外包类、工程类等企业,管理人员多,也是正常的。比如,某公司是承包工程类的公司,核心骨干是营销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有35位中层,另外300人可能都是财务、监理、安全、预决算人员等等。有工程时,再外包大量施工人员就可以了,不需要养太多一线人员。

可能很多人会指责这家企业为什么不搞扁平化管理模式呢?其实,扁平化管理模式,不适合国内企业,国人比较难管,一个人管几百人,简直太“理想化”了,国人一个人三个心眼,根本管不过来。按照科学管理幅度,一个人管理7到13人比较合适。所以,很多探索扁平化的企业,纷纷改回“品字形”管理结构。尽管损失一点“效率”,也总比“放羊管不了”要好得多吧。如果按照“品字形”管理架构,300人企业有100名管理者,只要它符合企业实际,促进效益增长和企业持久发展,那它虽然不是最优化的,但也是合适的。

PS:推荐职场火锅的“防坑防诈防忽悠的道与术”专栏,没事看一看,有事想一想,少走一点弯路,多避几个小坑,哪怕有一丝丝帮助,就值了!点击下方订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