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rw

俄軍已經在敘利亞戰爭中使用了Uran-9戰鬥機器人

根據美國軍事觀察網站援引美國陸軍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美國陸軍將繼續推進針對機器人裝備的採購,本次機器人裝備的採購主要集中在運輸機器人方面。同時,美國陸軍將領表示,俄羅斯方面已經大量裝備了戰鬥機器人,拓展了俄羅斯軍隊的任務彈性,美國陸軍方面就戰鬥機器人的部署已經大大落後於俄羅斯,美國陸軍必須逐步的加大同類裝備的採購力度。美軍方面根據自身的任務特點制定了適合自身需求的無人作戰裝備發展思路,雖然在戰鬥機器人方面美軍出現了落後,但是在運輸機器人上發展出了自身的特色。

目前美軍大量列裝的是“揹包精靈”

此前美軍裝備的運輸機器人型號主要是“packbot”(揹包精靈),其重量只有10kg左右,能夠幫助美軍作戰班組運輸個人物品、彈藥並且承擔部分偵察任務。然而,這款運輸機器人在阿富汗的反恐作戰環境之中經常要承擔對於路邊爆炸物(IED)的搜爆任務,設計上並不突出搜爆任務的特點使得其並不適合作爲主要的爆炸物處理車(EOD)進行使用。

本次採購的SMET的功能將更加多元化

由此,美軍提出在2020年之前,通過新的運輸機器人平臺加強下車作戰的步兵班組的物資攜帶能力,同時新的運輸機器人將加強裝甲防護和通過性,使得其能夠更好的在必要的時候作爲排爆搜爆機器人使用。而這項計劃僅僅是美軍軍用機器人研發計劃的第一步,運輸機器人的升級換代將爲美軍在第二階段之中大規模列裝“外骨骼”和戰鬥機器人奠定基礎。

解決能源問題後,美軍“外骨骼”將充分發揮威力

美軍認爲,在未來的戰場上,隨着交戰各國科技水平的提升,其主要戰略對手的步兵部隊都將普遍裝備重型護甲,這催生出步兵需要強化武裝的需要。“外骨骼”系統的出現使得美軍單兵能夠裝備重火力武器,提升對於敵方重型步兵的殺傷能力——然而“外骨骼”系統的持續運作對於能源和彈藥供給方面的要求十分苛刻,那麼大量裝備可靠的運輸機器人就成爲美軍在2030年前列裝“外骨骼”系統的必要條件。

美軍W-MUTT平臺正在進行戰鬥性能測試

此次採購的多用途裝備運輸無人車(SMET)的性能特點主要是四個方面;扛得動美軍班組全部1000磅的物資裝備,受得了連續72小時不補給的使用強度,供得起1000W輸出功率的持續供電;玩得起有人和無人操控模式之間的順暢切換。美軍計劃爲每個步兵班組都配備一輛SMET,爲美軍未來加大步兵班組層次上的無人化智能裝備提供支持。

SMET系統進行的標準負載展示

而俄羅斯方面,由於缺乏對於“外骨骼”系統及其配套設備研發的持續投入,其未來地面作戰在試圖讓戰鬥機器人成爲步兵班組的“主要輸出”單位。通過讓戰鬥機器人裝備重型火力的途徑來達成對於敵方重型步兵的壓制效果。可見,美俄雙方對於戰鬥機器人的定位以及未來的大國陸軍對抗環境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解。從現階段的角度,美軍的戰鬥機器人固然落後於俄羅斯,而從未來的角度,美軍體系內的無人化智能裝備的數量可能將大大超越俄羅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