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上搜索张三丰,我们会发现百度百科上有张三丰出生的年代却没有死亡的年代。这也很正常,张三丰是个可以和少林达摩祖师相提并论的人物,而且他是本土道教的代表人物,关于他的传说很多,而且这个人很长寿,不知道他死于何年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从百度百科上的描述,我们基本上可以发现张三丰和少林寺没什么关系。甚至张三丰还发过官,在中年的时候才出家修道的,而且即使是元朝统治者也对张三丰尊崇有加,像《倚天屠龙记》里面,赵敏率众大闹武当那种桥段应该是不会出现的。

侠客君上面所讲的毕竟是百度百科上的内容,有些是历史记载,当然也会有历史传说,小说里的描写是不能和这些相提并论的。比如,在《倚天屠龙记》中,金庸先生就把张三丰写的和少林寺关系匪浅,不仅出身少林,更因为天资聪颖什么武功一看就会,又无意中学成了九阳神功,被少林众僧追杀,成了少林弃徒。甚至在张三丰建立武当多年之后,少林还是对张三丰的出身耿耿于怀,不放弃任何机会打压,乃至后来张三丰带着身受玄冥神掌内伤的张无忌上少林求医时,少林竟见死不救。这还是慈悲为怀的佛家宗派吗?金庸先生曾在描述中直言少林心胸狭窄:

“少林四大僧之中,空见慈悲为怀,可惜逝世最早;空闻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空性浑浑噩噩,天真烂漫,不通世务;空智却气量褊隘,常觉张三丰在少林寺偷学了不少武功去,反而使武当派的名望然有凌驾少林派之势,向来心中不忿。”

话说,金庸先生为何要把张三丰写成是少林弃徒呢?其实我们看看《倚天屠龙记》对武林各大门派整体的描写也就明白了,在这部小说里的这些名门正派很多都是沽名吊誉、假仁假义之辈。

小说开场,昆仑三圣何足道挑战少林寺,一人一剑打得少林十分狼狈,最后是靠着觉远和张三丰才扳回了面子。然而少林众僧是如何对待为少林立下大功的觉远大师和张三丰的,大部分人都因为一件陈年旧事不仅不褒扬这两位记名弟子,反而要治他们私学武功的罪,要废掉他们的武功。只有一位无色大师心存慈悲,指点了张三丰一条生路。事实上,少林在这件事情之后,也受了觉远大师的恩惠,多了一门少林九阳功。但是少林对其他的一概不顾,只对张三丰少林弃徒的身份创下武当派对少林武林第一派的地位造成了威胁耿耿于怀。

这就是《倚天屠龙记》中的武林泰山北斗少林寺。至于其他门派就更加不堪,恩将仇报、栽赃嫁祸的事情不知道做了多少。在蝴蝶谷中,张无忌救下了简捷、薛公远等人的性命,他们是怎么对张无忌的呢?饥火难耐时,居然要吃张无忌和杨不悔的肉,他们这么做除去饿得慌了还有一层意思,是因为张无忌看到了他们在蝴蝶谷中的丑态,怕传到江湖中被人耻笑,杀人灭口自然是最好的办法。简捷和薛公远,都出身于后来围攻光明顶的六大派,一个是华山派的一个是崆峒派的,两位名门正派弟子就是这个调调。

华山派的掌门人鲜于通则更了不得,曾经到苗疆寻蛊,勾引苗家女子,得手后立刻始乱终弃,在蛊毒发作时被蝶谷医仙胡青牛所救。鲜于通又故计重施,勾引了胡青牛的妹妹胡青羊,却为了争夺华山派掌门再一次始乱终弃,胡青羊羞愧自尽造成一尸两命,胡青牛因此发誓再不救治教外人,得了个“见死不救”的名号。除此之外,鲜于通为了稳当地当上掌门,还害了自己的师兄,栽赃嫁祸给明教。鲜于通这个人也生得文雅,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可以说是另一个“君子剑”。考虑到成书顺序,金庸先生可能就是用了昔日塑造的鲜于通这个人物形象,再往深了写变成了君子剑岳不群!

这就是华山派。还有昆仑派掌门何太冲,为了掌门之位娶了比自己大且自己也不喜欢的师姐,当上掌门之后就嫌弃师姐年纪大,娶了多房妾室,却对徒弟的婚事横加干预,这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而何太冲也和简捷、薛公远一样恩将仇报,张无忌不计前嫌妙手救治了他最爱的小妾,他最后居然也一路追杀。若不是张无忌是主角,有主角光环加身,不知道都死了多少回了!

连掌门人都是如此,手下弟子的人品如何就可想而知。

看到小说中这些名门正派的行径,我们可以发现像少林和尚那样宥于门派而见死不救,实在是太小儿科了。

所以,小说把张三丰描写成少林弃徒,然后再写少林的门户之见,可以说是和小说中名门正派的整体形象描写是一致的,实在是辛辣的讽刺!

诸君以为何如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