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香港貿發局下調今年出口預測至十年新低:負增長10%)

中新社香港6月16日電 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16日公佈,出口指數於今年第二季爲18.2,仍處於收縮領域的低點。貿發局將今年香港出口增長預測下調至負增長10%,爲十年新低。

新冠肺炎疫情打擊世界經濟,環球貿易亦急速惡化。貿發局邀請來自六大主要行業的500位香港貿易商參與出口指數調查,結果顯示,今年第二季出口指數爲18.2,較上季紀錄低位的16微升2.2點,但指數仍處於收縮領域的低點。

貿發局大中華區助理首席經濟師曾詩韻表示,出口指數微升反映出口商悲觀情緒稍爲穩定,但指數距離50盛衰分界線仍有距離,出口前景將持續低迷,短期內有戲劇性轉變的機會不大。

少數行業的出口商信心有輕微改善,尤其是機械業(21)及電子產品業(18.7),表現繼續稍高於平均水平,增幅爲4.6點及2.4點;珠寶業由首季紀錄低位8,大增6.7點至次季的14.7,增幅爲各行業之冠;鐘錶業及服裝業則進一步下跌,跌幅爲0.9點及1.6點。

就不同市場而言,香港出口商對所有市場的短期出口前景依然持謹慎態度,其中日本仍是前景最理想的出口市場,信心指數爲46.5,較首季升1.7點;美國排名第二,信心指數爲39.3;歐盟則被評爲最不樂觀的市場,信心指數爲35。

展望未來,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表示,鑑於疫情影響經濟下滑,加上貿易保護主義持續,貿發局將今年香港出口增長預測,由原來的負增長2%下調至負增長10%。

貿發局環球市場助理首席經濟師陳永健表示,疫情所帶來的影響前所未見,不過這亦促使業界打破常規、改變現狀,開創一個更具創造力和可持續發展的新時代。

陳永健預期,隨着全球經濟和工業重啓,以及數碼化、自動化普及,人工智能科技將成爲主流,而疫情則會加快整個自動化的過程。他相信,非接觸式解決方案、新數碼渠道和創新商業模式,將有助企業做好數碼化轉型,“疫”境求存。

杜嘉悅 本文來源:中新網 作者:韓星童 責任編輯:杜嘉悅_NK6020
相關文章